份调查报告——韦国强教的这届学生,后来有六个考上了大学,在八十年代末的农场堪称奇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下课铃响,学生们依依不舍地围着韦国强提问。卓西度悄悄离开教室,心里已经有了新的计划。
中午,他请老校长带他参观了整个学校。破损的窗户、漏雨的屋顶、短缺的图书...每一处都需要修缮。更令人揪心的是教师办公室——五位老师共用两张桌子,备课只能轮流进行。
"最困难的是师资。"老校长叹气,"年轻教师留不住,都往城里跑。像韦老师这样的师范生,能坚持三年都是奇迹。"
"如果...有资金支持呢?"卓西度问。
老校长苦笑:"农场年年亏损,哪来闲钱办教育?"
回医院的路上,卓西度经过农场财务科。他站在门口犹豫片刻,最终走了进去。
傍晚时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农场的节奏。卓西度正在病房帮韦母整理衣物,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韦老师!你们班张小花发高烧了!"
韦国强抓起雨衣就往外冲,卓西度紧随其后。雨中,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学校宿舍,只见一个小女孩蜷缩在床上,脸颊烧得通红。
"得送医院!"韦国强摸了摸孩子的额头。
"场部拖拉机去县里了!"生活老师急得直搓手。
卓西度二话不说蹲下身:"我来背。"
雨中的土路变成了泥潭。卓西度背着孩子,韦国强在旁边撑着伞,两人艰难前行。雨水顺着伞沿流下,打湿了卓西度半边身子。小女孩滚烫的呼吸喷在他颈后,让他想起大学时那个中暑的下午。
"坚持住,快到了..."韦国强气喘吁吁地鼓励着,不知是对他还是对孩子。
恍惚间,时光仿佛倒流。只不过这次,角色互换了——是他在背着病人,韦国强在旁边守护。这一奇妙的镜像让卓西度心头一热,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
县医院急诊室的灯光像黑暗中的灯塔。医生诊断是急性扁桃体炎,打了针青霉素后,孩子的烧渐渐退了。
"幸亏送得及时。"医生摘下听诊器,"再晚点可能引发肺炎。"
回农场的路上,雨小了。小女孩在韦国强怀里睡着了,卓西度撑着伞,两人并肩而行。
"西度,谢谢你。"韦国强突然说,"今天...像回到了大学时候。"
卓西度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