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告诉老友,此刻他心中正翻涌着更复杂的情绪。前世他从未真正了解过韦国强在农场的生活,那些默默坚守的日日夜夜,那些像张小花这样被改变命运的学生...
"国强,我明天要回深圳了。"卓西度突然说。
韦国强脚步一顿:"这么急?妈还没出院..."
"店里离不开人。"卓西度没提陈伟明发来的加急电报——说有外商要来谈合作。"但我会常回来。伯母的医药费你不用担心,我已经..."
"什么?"韦国强猛地转身,"你交了多少钱?"
卓西度避而不答:"我在财务科设了个教育基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和改善教学条件。你是管理人,需要钱直接去支取。"
韦国强瞪大眼睛,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你...你哪来这么多钱?"
"正经生意赚的。"卓西度笑了,"放心,每一分都干干净净。"
韦国强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紧了紧怀里的孩子:"我替学生们谢谢你。"
"不用谢我。"卓西度望向远处农场的灯火,"要谢就谢你自己。如果不是你坚持来这里教书,我根本不会想到要帮这些孩子。"
这是实话。前世的卓西度功成名就后,捐过很多钱给名校,却从未关注过偏远地区的教育。直到参加韦国强的葬礼,看到那些痛哭的学生,他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
第二天清晨,卓西度去病房向韦母道别。老人已经能坐起来了,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放:"西度啊,有空常回来。国强嘴笨,心里可惦记你呢。"
韦国强送他去车站。路上,两人经过学校,看到工人们正在用卓西度换来的油漆粉刷外墙,几个老师兴奋地讨论着如何分配新到的教学器材。
"看来我走后,这里会变个样。"卓西度半开玩笑地说。
韦国强罕见地笑了:"是啊,就像你说的,时代在变。"
班车进站时,韦国强突然塞给他一个布包:"路上吃。"
卓西度打开一看,是四个煮鸡蛋和两个烤红薯——大学时他们春游的标配。
"国强,"卓西度上车前最后回头,"如果改变主意,随时来深圳找我。"
韦国强站在晨曦中,身影挺拔如校园里的白杨:"我会坚守在这里。但你记住,无论多远,你永远是我的好兄弟。"
班车启动的瞬间,卓西度看到韦国强举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是大学军训后他们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