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想法。"卓西度压低声音,讲述了他的"以物易物"计划。深圳带来的小商品在农场是稀罕物,而农场仓库里积压的某些物资,或许能变废为宝。
"这...不合规定吧?"韦国强皱眉。
"为了学生,有什么不可以?"卓西度反问。
这句话击中了韦国强的软肋。最终他勉强同意帮忙联系学校后勤主任,但坚持自己不参与具体"交易"。
第二天一早,卓西度带着剩下的"货品"来到场部仓库。后勤主任是个满脸胡茬的退伍军人,起初一脸警惕,但看到卓西度掏出的电子计算器后,眼睛都直了。
"这...这可是稀罕物!"主任小心翼翼地按着数字键,"场部会计用的都没这个好。"
三小时后,卓西度用计算器、五支圆珠笔和一块电子表,换来了仓库角落里积尘多年的两箱物理实验器材、一捆体育用品和几桶油漆。这些都是十年前上级配发的,因为没人会用就一直闲置。
"其实不合规定..."主任一边清点"战利品"一边嘀咕,"但孩子们确实需要..."
当卓西度带着这些物资出现在子弟学校时,整个学校轰动了。老校长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同志,你这是雪中送炭啊!"
韦国强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学生们围着新篮球欢呼雀跃,眼神复杂。课间操时,他拉着卓西度来到空无一人的教室:"西度,这些东西...你在深圳到底做什么生意?"
"正当生意,依法纳税。"卓西度坦然道,"国强,时代在变。计划经济那一套行不通了,深圳那边..."
"我知道。"韦国强突然打断他,"我不是迂腐的人。只是..."他望向窗外玩闹的学生,"我怕孩子们以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
卓西度正想反驳,上课铃响了。韦国强匆匆拿起课本走向讲台,示意他可以在后排听课。
这是一节初三数学课,讲的是二元一次方程。韦国强的板书工整漂亮,讲解深入浅出。卓西度注意到,尽管教室简陋——黑板有裂缝,课桌凹凸不平——但二十多个学生全都全神贯注,眼睛里闪着求知的光。
"我们设苹果为x,梨为y..."韦国强用粉笔画出简易天平,突然点名,"张小花,你爸爸在供销社工作,如果3斤苹果加2斤梨卖9毛钱,4斤苹果加1斤梨卖9毛5,怎么定价最划算?"
一个扎羊角辫的女生站起来,认真地在草稿上演算。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卓西度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