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因为战争频繁,赋役苛重,再加上酷吏手段狠毒,视人命为草芥,剥削民脂民膏,导致了齐国(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楚国(治今江苏省徐州市)、燕国(治今北京市)、赵国(治今河北省邯郸市)各地小规模农民起义纷起,杀郡守、都尉,攻占城邑。汉武帝开始派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兵攻打,不能取胜。于是任命范昆与张德等为绣衣御史,持虎符发兵围剿。一地诛杀至一万多人。经过几年后,起义首领多被诛杀,但义军往往继续反抗。汉武帝颁布沉命法,规定民乱不能被镇压,负责的官吏都要被处死。各地官吏惧被诛,遂上下相匿。
与此同时,汉武帝直接指使者暴胜之,辄归咎二千石等捕诛不力,往往援照沈命法,好杀示威。
当时初在勃海郡中担任文学官的隽不疑,精通春秋,其言行举止必定遵循礼仪规范,声名闻于州郡。
那个时候,郡国盗贼蜂起。暴胜之被任命为直指使者,身着鲜艳的绣衣,手持锋利的斧娥,到各地镇压盗贼、监察郡国吏政,其执法范围远达东部沿海一带。对违抗其命令的人,暴胜之就以严厉的军兴法论处,其威名震动各州郡。暴胜之早就听说隽不疑很贤良,因此,他巡察至勃海郡后,便派随从去请隽不疑前来相见。隽不疑头戴进贤冠,腰挎饰有美玉和木刻图案的宝剑,身佩环、块等玉佩,阔袍宽带,盛装前往暴胜之住所拜谒。
隽不疑到了暴府门前,门卫想让隽不疑解下他的佩剑,隽不疑说:“剑是君子的武器装备,是用来护身的,不能随便解下来。如果你们一定要我解下佩剑后才让我进入暴府,那么请允许我现在就告辞吧。”
门卫于是将这一情况通报给暴胜之。暴胜之开门邀请隽不疑入府,望见隽不疑容貌严肃,神态自信,衣冠整齐庄重,暴胜之急忙离开座位拖着鞋起身迎接。
待宾主到堂上坐定,隽不疑端正腰身跪坐在地上说:“我身处荒远的沿海地区,很早就耳闻暴公子您的威名,但直到今天才有幸与您会面和交谈。大凡为官,太刚直则容易受挫折,太软弱则容易荒废政务,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在实施威严的同时给予恩惠,这样就能够建功立业,永保其位。”
暴胜之知道隽不疑不是一个平凡的人,恭敬地接受他的告诫,以很高的礼仪接待他,并向他请教在当时的形势下施政应采取哪些措施和手段。暴府的幕僚都是从各州郡官吏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在旁边倾听了隽不疑的谈话,无不震惊叹服。直至深夜,隽不疑才离开暴府。于是暴胜之就上表举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