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感喟叹息:“如今复古,别立新宗。鲁迅从始至终关照的都是华夏之命脉,救国之士,岂止在战场?”
神宗朝。
后世同样面对外敌之欺辱,又遭懦弱小人阻挠卖国,如此忧患,既能恢复河山,又能迎难而上日新月异。后人尚且如此,大宋难道偏偏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吗?!
明朝。
被深深震撼到转而生出万丈豪情的朱橚蠢蠢欲动:“机不可失时不待我,父皇,儿臣明日就要出海,把甘薯引进来!”
“倒也不必专为此一事,大明强盛,天下所仰,五弟既要出海,不妨也带些大明奇珍,一则扬我国威,二则探明商路。”
“这个可以有!”朱橚眼前一亮,“反正出海总要经过异邦诸国,正好可以宣扬国威,这就叫‘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大刀金马的明太祖没有恼怒儿子的失礼,反而认同地点了点头:“老四这个主意好,只是出海非同小可,老五身边得有个机灵人跟着。”
“你有海上航行的经验吗?”朱元璋反问。
大殿内陷入沉思,众人纷纷开始思考是否有人符合“机灵人”这个标准,朱棣凝眉,一个名字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宦官啊……”朱元璋有些迟疑。
朱橚跟着点头:“三保确实机灵听话。”
初唐,太极宫。
能不高兴吗?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那么多个朝代,楚棠只举了一个大唐当正面例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唐做得好啊!去其偏颇,得其神明。如今复古,别立新宗。鲁迅这段话简直是为他们量身打造!
呼声整齐而隐含激动,李世民听罢心中也不由得添了几分激荡,敛了神色沉声道:
他这番话说得恳切,言辞之间句句真心,众臣听出了君王深意,连连口称不敢,接着道:
贞观诸臣干劲十足。
刘彻从飞天梦里回过神来,听完楚棠的话沉默了片刻,叩了叩桌案认真道:“你们觉得朕的丝绸之路如何?”
众臣听得帝王发问不由得一阵腹诽:丝绸之路是楚棠点名夸的开放之策,连后世的“党”都沿用的商路,难道还能不好吗?陛下问这不会是又在钓鱼吧?!
司马相如心头一凛,刚要后退,武帝的视线就落了下来。
司马相如认命地上前行礼,谨慎道:“丝绸之路连通西域,往来商旅既见大汉之盛,又传奇异入我邦,乃是……乃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典范,陛下此举可称千古流芳!”
然而上首端坐的君王却并不满意,冷哼一声,不高兴道:“既是这样,楚棠怎么不回想我们大汉?”
拿来主义尾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