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住下来还是很容易的。”白居易送上的诗正是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谢灵运于廊亭读到了这首清淡的小诗,一双眼睛越来越亮。即使早已见识到了唐人的手笔,他仍然会一次次为他们的诗作所惊叹:
自孙绰、许询起始,时下盛行玄言之诗,于诗语之间寄托玄理,却形象全无。他自得于自己的诗,以记游发端,摹山川胜景,而后道德穷通之理,可在这首诗的对比下,他诗作结尾续上的玄言是何等相形见绌?
隐居茅山的顾况再次听得这一桩旧事,唇角浮现起几分浅淡的微笑。他素来轻狂,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忍不住出于调侃,直到看得帖上之诗,才识得眼前才俊。他以为白居易诗才已是佳绝,可今日读到《琵琶行》才知晓,当真有人一支笔足矣移人。
连各朝名家都赞叹不已,更不用说天下百姓了。白居易的诗本就通晓平易,“离离原上草”几句更是明白如话,仿佛童谣一般从口中说出,却又蕴含哲理。最重要的是,它短啊!比《琵琶行》短上太多太多了!
【可以说,白居易三科登第,初步证明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又凭绝佳的诗才得到了大佬赏识,可谓是长安的新晋顶流,名满京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和京中相比,浔阳是什么样的呢?“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没有音乐,地方也太潮湿了,湿气重对身体不好,可能白居易就是有点水土不服,所以才病了的吧。
难道就没山歌村笛之类的可以解颐吗?“呕哑嘲哳难为听。”他在浔阳连个解闷的都没有。这里埋了个小心机,照应上了前面的“举酒欲饮无管弦”,也侧面凸显了琵琶女的难得,这样,一整篇都统摄到音乐里了。
这一段也是考试的重点,大家一定要高亮注意哦!尤其是“呕哑嘲哳”四个字,划重点!!!】
学霸的思维高度永远和普通人不在同一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