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框里有……如果按平均每天三条信息,可能有不止一百条自言自语。
\n
很多是在半夜三更。
\n
圆圆的失联让她寝食难安。
\n
她有没有在哪些信息中流露出自怨自艾……有没有责怪圆圆为什么突然不理她?
\n
李笃不确定。
\n
一分钟时间不足以让她回顾所有发出的信息。
\n
她留给理工大的框架设计和数据中,埋了一颗巨雷。
\n
这颗雷迟早爆炸。
\n
在她匿名雇佣传媒工作室——也就是水军——将论文的影响力从业内扩大到公众范围后,它的爆发将会提前,这会对她和L&S的合作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n
李笃不喜欢梁教授,没有人喜欢总是用一双“我看透你了”的眼睛看待同事的人。
\n
毫无隐私可言。
\n
而且梁教授总是有一些荒谬无比的言论。
\n
梁教授说,圆圆终会因为承受不了压力离开她,越早离开反而对圆圆越有好处。
\n
李笃想,如果不是圆圆的信息来得及时,她把一瞬间的冲动付诸行动,那也会酿成可怕的后果。
\n
还好及时看到了信息,所以只是客观、公正、含蓄地评价了梁教授的心理学造诣。
\n
回敬梁教授那一番没礼貌的发言——没有同事不请自来只为了添油加醋,幸灾乐祸。
\n
肺泡内的氧气消耗殆尽,李笃浮出水面。
\n
视线越过丰满的泡沫,投向磨砂玻璃另一侧。
\n
圆圆在怪她吗?
\n
……
\n
方规可没空怪李笃。
\n
简简单单的事情会被李博士自己盘算得无限曲折,愁肠百结。
\n
李博士那过于复杂的脑回路就是对她本人最大的惩罚。
\n
所以,惩罚李博士的任务交给李博士自己吧。
\n
她才不费那事儿。
\n
方规忙着规划路线。
\n
拿到电脑和手机,她忽然觉得缺失的东西回来了,整个人完整了。
\n
被工具奴役的现代人哎。
\n
方规想去看看爱军集团留在各地的“遗骸”,这是她离开申城叫上林爽的目的之一。
\n
但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n
刘素娟和林爽这一路玩得应该挺开心,方规不然,“玩”这件事对她没什么吸引力,旅程刚开始的新奇过后,消耗的体力和精力远超收获。
\n
一旦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