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评估小组由七名多学科专家组成,评估组长是一名组织行为学家,沈晓睿称呼她为“梁教授”。
\n
梁教授年逾半百,面相和善,树脂镜片后的眼睛一如镜片般清澈、通透。
\n
“你应当知晓,在本次及以后的对话场景中,小组观察的不仅仅是你的语言文本内容,还包括你的语气、微表情、肢体动作等情绪反应。小组将通过外在表现判断你是否存在虚假或欺骗性描述,多维度分析你的逻辑、态度,伦理道德观与价值观。”
\n
李笃点头表示知晓。
\n
梁教授用遥控器调整灯光温度,她没有询问李笃的意见。灯光由冷炽的青白转为月黄,停留在偏暖的色域。
\n
“你好像不紧张?”梁教授放下遥控器,“根据小组目前掌握的信息,你没有担任过独立领导人的经验。”
\n
李笃:“没有。”
\n
梁教授捧着一杯热茶坐下来,就坐在毛绒绒的白色地毯上,将腿脚伸向前方,这些动作营造出轻松随意的氛围。
\n
“对我刚才列举的七个议题,你有疑问吗?”
\n
李笃偏头想了下,问:“后三项是否重合?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还是说存在结构化差异?它们的目标是什么?”
\n
事实上,她此刻才有了将要领导重要项目的实感。先前和沈晓睿关于合作的磋商、推进,和本次评估相比,很像儿戏。
\n
“我们共同的雇主对场景框架提出关键建议。你应该感觉到这些议题非常重视由权力造就的不公正待遇,控制和压迫都在其中,不管是对团队内部成员还是与团队相关的外部成员——我们都知道,权力是不平等的基石。”
\n
梁教授娓娓解释。
\n
“至于目标……我们的雇主比较在意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她希望每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后都愿意共同挑战下一个项目,同样希望对外部成员产生积极影响。”
\n
梁教授的回答相当详细,她并未隐瞒上层建筑的存在,也不在乎暴露这不完全是一个独立、客观的专家组评估——这和其中几项议题似乎存在矛盾。
\n
李笃知道她们的共同雇主是谁,沈晓睿对那位老板推崇至极,她看了眼墙上的时钟,问:“可以开始了吗?”
\n
“从你踏入这个房间,评估就已经开始了。”梁教授温和地说,“小组还有一些情况要了解,你是否有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隐藏性疾病?小组的对话场景可能涉及压力测试。”
\n
李笃下意识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