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战术灵活,配合紧密。冲锋时,如铁流奔涌,刀枪寒光闪烁;破阵时,步兵稳扎稳打,弓弩手精准掩护,战马在烟尘中疾驰,杀气腾腾。
\n
朱慈烺目光扫过战场,看到士卒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不禁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的微笑。在战术配合上,明军如今已不再拘泥于传统方阵作战,而是结合西法军阵,灵活运用步骑协同、远程火力支援等战法,使得整个军队的战斗方式更加多变、实用。
\n
如今的明军,已经不是当初的乌合之众,而是一支真正具备高超战争素养的军队。这支新近编练的近卫营,能成为“五军都督府”直属部队,甚至成为皇帝的亲军,实属意料之外。
\n
众多将领原本认为,只有那些战功赫赫的老兵才配进入皇帝的护军,但朱慈烺的安排打破了这一惯例。这无疑向全军释放了一个信号——大明的军功体系不再拘泥于资历,而是以战功和能力论英雄。
\n
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新营的斗志,也激发了全军的竞争意识,使整个军队的活力与向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对于朱慈烺而言,近卫军的崛起,不仅是战力的提升,更是巩固皇权的重要手段。
\n
若这支新军未来能成为战场上的劲旅,甚至与武卫营、亲军营齐名,那么他的军权将进一步稳固,他作为大明中兴之主的威望,也将在军中达到顶峰。
\n
朱慈烺缓缓收回目光,望着校场上的万千兵马,心中思索良多。如今,大明军队已逐渐步入正轨,拥有了稳定的地盘、充足的粮饷,以及更科学严谨的训练体系。但这还远远不够——真正的强军,必须经过战火的淬炼。他很清楚,纸上谈兵无法培养出真正的悍将,唯有经历生死搏杀,才能让这支军队真正成长为铁血之师。而接下来的战争,将是他们的试炼场,也是朱慈烺证明自己是否配得上“中兴之主”这一称号的真正考验。
\n
校场上,六支兵马在校场上列阵演练,军旗猎猎翻飞,队伍在指挥旗号的引导下进退如流,步伐整齐,杀气腾腾。随着号令响起,中央的火枪兵迅速调整队形,蓄势待发。紧接着,两轮火枪齐射震撼全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