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稷下学宫所孕育出来的学问与人才,又如一颗颗种子般散落于世间各处。
\n
孔丘笑了笑,手头拿着什么书便教他们念什么。
\n
有时教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n
有时教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n
有时又教墨子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口言之,身必行之”。
\n
自家两个后辈自不必说,孔丘觉得墨子这人也挺有意思的,他和孟子讨论儒家问题,辩论得孟子都有点无言以对。
\n
比如墨子坚持“明鬼”和“非命”。
\n
也就是说墨子认为“鬼神”是明察天下的,它们将会根据你平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决定对你予福还是予祸。
\n
这也就意味着你的寿命、贫富、高低贵贱并非是命定的,而是由你自己的行为来决定——你的命运可以由你自己去改变,天下的命运也可以由天下人去改变。
\n
而文中的“孟子”持有的观点正好相反,儒家认为贫富寿夭都是命定的,个人的努力改变不了什么,且世上根本没有什么鬼神。
\n
墨子就嘲笑他:“你们儒家这些说法根本就是相互矛盾,如果世上没有鬼神,那你们年年费那么大功夫搞祭祀祭的是什么?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你们还劝人学习干嘛?”
\n
墨子此人的口才属于孔丘读了都觉得真了不起的程度。
\n
只不过当你跳出《墨子》这本书再来看,兴许会发现不管是孔丘还是孟子的观点都没有书里写的这么极端,墨子很有点自己竖起靶子自己打的嫌疑。
\n
比如孔丘在旁人问起如何“事鬼神”的时候,说的是“未能事人,焉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