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年初,北魏皇宫里的人,见证了惊奇的一幕:大太监贾璨打开了宣光殿正门、侧门的大锁。
胡太后面色沉静地从里面走了出来,在宫女、太监、侍卫簇拥下,去明光殿找皇帝去了。
在此之前,她被幽禁在这座宣光殿中,将近5年。
5年前,宣光殿大门、偏门都被锁死。
开始几年,钥匙由大太监刘腾亲自保管。
只留一道小门传递食物和肮脏物。
下令幽禁她的人是领军将军元义。太监总管、司空刘腾只是负责落实。
刘腾于523年4月病逝。
刘腾生前对胡太后严防死守,不让她轻易见到皇帝,只在重大祭祀日与皇帝一起出席宗室活动。
刘腾死后,这种局面才改变,皇帝元诩见太后才没了次数约束。
但接替刘腾太监总管职位的贾粲,奉元义之命,仍不让胡太后随意出殿。
皇帝元诩慢慢长大,多次表达思念母后,希望她可以来探望自己的意思。
皇帝无助的言语、样子,引来多数朝臣的恻隐之心。
元义迫于压力,不得不解除对胡太后的圈禁令。
三大权臣:元义、刘腾、元雍三人,表面上是一伙。
但实际上,元雍与刘腾有很大区别:刘腾是元义的死党兼智囊,与元义深度绑死;元雍只是元义的临时盟友,关系相对松散、独立。
刘腾死后,元义失去了唯一的高参、得力帮手,深感处处捉襟见肘。
他身为领军将军,掌管洛阳禁卫军,负责皇宫、皇城安全大事。
同时,他还身兼卫将军,参与朝廷重大军事决策。
其实,军队最高统帅是元义之父、骠骑将军元继。
只不过,元继是儿子元义扶持起来的,只是儿子的影子。真正做决策的是元义。
六镇起义爆发后,元义每天忙得头焦额烂,体会到权力太大不是什么好事。
慢慢地,元义感到精力不济、失去心气,萌生卸除部分权力的念头。
胡太后察觉到了元义的现状,感到机会正在向自己靠近;
皇帝渐渐年长,满15岁后想法也多起来。他对元义操控自己有了抵触情绪,琢磨着怎样改变傀儡地位。
老奸巨猾的丞相元雍对元义、皇帝、胡太后心态变化一清二楚。于是着手调整策略。
在元雍运作下,皇帝、胡太后、元雍有时一起聚谈。慢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