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六韩拔陵是匈奴单于后裔,威望极高,匈奴人都听命于他。
他举旗造反,立即得到许多人响应。
他有一个同乡、小兄弟、死党卫可孤,人高马大、擅长骑射,是匈奴族勇士。破六韩拔陵让卫可孤做自己的副手。
破六韩拔陵在沃野镇宣布建立政权,附近几个军镇的各族百姓纷纷来投,作战军士达到几十万。
破六韩拔陵自己率兵南下,攻打五原郡等地,让卫可孤领军向东攻打怀朔、武川两镇。
怀朔镇将是杨钧,手下要员有:长史司马子如,统军贺拔度拔、功曹史侯景、屯长高欢。
贺拔度拔的三个儿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都在怀朔镇担任军主,各领1000甲士。
另外,被朝廷免职的前镇将葛荣也在怀朔镇候缺。
武川镇将是宇文肱,长史是杨忠,统军是李虎。
怀朔、武川两镇镇将一边指挥官兵抵御叛军,一边向朝廷请求增援。
朝廷军事最高统帅是骠骑将军元继,也就是元义的老爹。
他接到军报,立即上奏皇帝,请求向六镇派兵。
开始时,元雍、元义、李崇等人都对六镇暴动的紧急军报不以为意。
他们认为军镇有那么多军队,对付乱民闹事绰绰有余。
拖到第二年(524年)3月,元继接到一封又一封军报,都是各地造反的消息,于是再次催促朝廷出兵平叛。
皇帝元诩、丞相元雍、领军将军元义,尚书令李崇等,见元继措辞激烈,这才意识到可能大事不妙。
于是,皇帝任命临淮王元彧都督北讨诸军事,率5万大军北上平叛。
元彧将行营设在武川镇南300里的云中郡盛乐城。
这时,怀朔镇已被叛军围困、攻打了一年多。杨钧派贺拔胜带人突围,去向元彧求援。
贺拔胜召集十几个少年死士,冲出包围圈,跑到盛乐,向元彧递交了杨钧的亲笔信。
元彧派将军李叔仁率一万人马,去救援怀朔镇,自己率4万军队去五原攻打破六韩拔陵。
贺拔胜等十几人再次突围,杀入怀朔城去报信:朝廷援军到了。
贺拔胜等人出城、进城时,都是悍不畏死、浴血拼杀,非常神勇。叛军见之胆寒。
哪知李叔仁的队伍在怀朔南部的白道庄被卫可孤击败,李叔仁也被杀死。
卫可孤军队人数占绝对优势,叛军士卒对朝廷又恨之入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