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大可能。如果为色,还有请别人上的?报复更谈不上。他和舅舅有些生意往来,其实也算不上幕后潜规则。平房价格看涨,他手里握着资源,爱卖谁卖谁,不大会有什么纠纷,就算有,也不至于要持刀杀人吧?只有为财,倒是有些可能。你可以说凶手慌了,杀人之后因为恐慌,来不及盗窃就逃走了。但这不足以解释为何两条人命之间间隔了半小时。”
麦涛振振有词,组里的一部分人也觉得他言之有理。为避免情势一面倒,有伤和气,队长发话了:“麦涛,在现场的时候你不是也说过吗,被害人一定认识凶手。”队长处事老到,自然不肯让未来的女婿树敌太多。没想到麦涛年轻气盛,根本不领情:“对,我是说过这话,不过这熟人肯定不是外甥,理由有三。第一,动机不明。房子卖给自己的舅舅,就算把利润压得再低,佣金也不少,何况这是他自己的意愿,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事后就算要反悔,也不会持刀行凶,所以这外甥根本不存在作案动机。第二,通过现场问话发现舅舅对他很信任,自家钥匙也交给他一把,拿了钥匙再去作案,这不是掩耳盗铃吗?摆明了让自己成为最重要的嫌犯,他应该没这么傻吧?第三,杀了亲人之后,有几个人愿意重回现场?外甥第一时间报了警,看得出他自己也很震惊,留在现场等待警方赶到,这也不合情理。所以我认为,凶手的确是熟人,但不是这家的熟人,应该是女孩的熟人才对。”
一番话掷地有声,没想到正因为这番话,也给他自己惹下了麻烦。既然麦涛说得有理,人们也就不免会问:“那么你说说,凶手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这一下可把麦涛给问住了,因为他不知道。
麦涛只是认为,凶手和女孩关系非同一般,但凶手的身份他猜不透。因为任何人都可能与这十几岁的女孩产生联系——同学、朋友、社会人士,甚至是学校老师。乍看之下,任何人都可能是凶手。这个年纪的孩子,半大不小的,都觉得自己很成熟,愿意与社会接触。她可以接触到的人太多了,实在不好确定。
麦涛犹豫了一下,只回答说:“凶手是男性,十八到四十岁之间。”
人群中一阵窃窃私语,还有些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