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的巨头相差的非常遥远。
再比如,光学应用中最重要的材料,玻璃。
内地的玻璃产业,也是基础非常的薄弱,就不说那些高端的玻璃产品,就是最普通的建筑玻璃,内地的生产工艺都是全面落后的。
内地当前最主力的玻璃生产厂商,就是洛玻。60年代,腐国的皮尔金顿发明了浮法工艺,但内地想要引进这个工艺受阻,1971年洛玻就发明自己了的浮法工艺,其后经历了约十年的工业试验,在1981年才开始真正的大批量生产。
后世,内地的玻璃产业发展的规模很大,也有几个大型的玻璃生产集团,但都是后面才陆续发展出来的,在现在这个这个时点,大部分要么是还没有注册成立,要么就是规模还十分的小。
例如南玻,是84年才成立,虽然是一家合资企业,但起始的注册资金只有50万美元;1983年,曹德旺刚刚承包了一个乡镇的小厂,要到1987年才成立福耀,起步的资金也只有600多万人民币;信义玻璃、旗滨集团,更是要到到88年左右才成立。
此时的内地,连常规的玻璃产业,基础都如此孱弱,那些电子行业需要的各种电子玻璃,就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基础了。
想要在内地建立起相关的光电产业供应链,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但正是因为内地的基础薄弱,才需要提前进行拉动,否则让行业按照惯性来常规发展,恐怕二十年内都无法形成足够的供应能力。
陈兵非常明白,在内地的光电供应链布局,绝对是需要充分的耐心,做好长期奋斗准备的。
陈兵有太多的技术要发展,并不可能停下来等待内地的光电产业链慢慢成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依附在全球的相关产业链上。
等到内地的供应链起来了,再逐步进行进口替代。
例如,陈兵在大力投入研发的光刻机,就是非常典型的光学设备。其中的许多核心部件,内地现在根本就无法生产,就只能依赖进口。
光刻机有三个核心技术,光源、光路系统和工作台。
其中,工作台的相关技术,陈兵在荷兰的阿麦光刻机项目中,已经从飞利浦获得了基础的技术,而通过对阿麦的调整,这些技术也已经被转移到了英豪的半导体部门来,已经能够在内地的研发项目上进行应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光源,这个时代的光刻机,还没有后来那么变态,需要的光源还没有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