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至于铬单质镀层,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的。
\n
人类对于铬的利用似乎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在先秦时代貌似就能够将含铬镀层添加到青铜器上,最著名的含铬产物就属那柄两千五百年不朽的越王勾践剑,但到底是怎么实现提取和加工的,后人还没彻底弄懂,以撒自然也不清楚。
\n
“铬”是一个希腊语单词,本意是“绚丽的颜色”,不少铬盐都具有相当惊艳的色彩和纹,在发掘铬矿的同时,人们或许还会发现一些伴生宝石矿,就算对于铬铁矿的研究暂时没能取得成果,这些被以撒“哄骗着”投资开采的资本家也能挣点小钱。
\n
再者,铬铁矿的伴生矿物中,有一种名为蛇纹石的矿石,因为其繁复的纹也有一些工艺品价值,但最主要的化工用途还是通过加料煅烧来制取钙镁磷肥,在改良酸性土壤方面具有卓越效果。
\n
相比于其他化肥,钙镁磷肥最大的好处便是原材料的简单易得,完全可以从自然界获取,连硫酸和盐酸这种初级化工产品都不需要,在获取到来自东方的焦炭技术和高炉技术后,东罗马帝国的冶炼炉已经完全可以提供煅烧所需的温度。
\n
以撒将对于铬矿石的研究列为帝国矿业大学和矿物研究所的一级项目,还要求他们与皇家科学院的化学院院士进行联络,争取把这种安纳托利亚半岛上最具价值的矿物好好利用起来。
\n
就算失败了也没有关系,他们的实验记录会拷贝保存在大皇宫的藏书馆中,前人的失败会成为后人通往成功的阶梯,趁着东罗马帝国国势正盛,这些暂时看不出多少成果的研究必须尽早开始,以免后人因为短浅的目光将其抛弃。
\n
这些年来,以撒一直都在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让教会将探索科学解释为探索上帝的必经之路,每年都会撒下大量的金钱来支持那些看上去不切实际的梦想,只盼望着在自己溘然长逝之后,东罗马后人仍然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拥有领先时代的创新动力。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