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中下级办事员,政府权力依然受到制约,政府官员的社会地位也没有从前几百年前那么高高在上。
\n
除此之外,以撒还把自己在尼西亚湖畔的一座庄园捐给了帝国教育部,要求他们将其改建为帝国矿业大学,同时在大学中成立帝国矿物研究所,负责研究各种矿石的利用价值,开采方法和冶炼工序。
\n
以撒给这所大学的前期经费十分充足,还将帝国矿物勘探局也迁了过来,专门命他们针对安纳托利亚的各种矿产展开最新研究。
\n
安纳托利亚位于火山地震带上,矿产自然不缺,但由于地处高原丘陵,开采难度和勘探难度都较大,部分内陆矿产运输成本高昂,的确没有英格兰和德意志那么好的条件,大型优质浅层煤田一块都没有,帕夫拉戈尼亚和马尼萨城的确存在煤矿资源,但基本只够当地消耗,想要大量出口其他城市还是不太可能的。
\n
但是,安纳托利亚也并非没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储量较多且易于开采的铬矿资源,比如颇具战略价值的稀土资源。
\n
当然,稀土资源只有在二十一世纪才能大放异彩,暂时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石。
\n
至于铬矿,安纳托利亚的铬矿在品相和储量上都不错,但依旧没能在原时空中占据主要市场——南非的铬矿储备占到了全世界的百分之四十。
\n
但是,正因为安纳托利亚的铬矿埋藏较浅而品相优秀,以撒或许能够提前将其发现出来,将其使用到钢铁生产中,提高钢铁的强度与抗腐蚀性。
\n
原时空中,铬单质要等到18世纪才会被法国科学家从铬铅矿中提炼出来,实际上是走了弯路,因为铬铅矿的主要用途压根就不是炼铬,而是因其鲜艳的颜色成为了染料或装饰品,后人炼铬都会采用更加方便的铬铁矿。
\n
即使安纳托利亚的铬铁矿相当优良,想要提炼铬单质依旧十分困难,但以撒完全可以不提取铬单质,仅用中间产物来作为冶铁添加剂,实现性能提升。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