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当然是很钱的,但以撒来钱的路子非常多,大不了再开着坚船利炮去找殖民地土著借一点,他们想必会同意的。
\n
在安纳托利亚巡游一圈后,以撒收到了来自君士坦丁堡的信件,帝国政府已经通过了《朝圣经济法令》,皇太孙君士坦丁签上了自己的姓名,部分教士的反对影响不了大局,东正教会可不是天主教会,基本上就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个特殊政府部门,最高决定权依旧掌控在皇帝手上。
\n
鼓励宗教朝圣的建议最初由皇弟曼努埃尔提出,并最终获得了以撒的认可,由帝国政府代为颁布,政府官员将以撒原本计划的五大朝圣地改为七个,把保加利亚的里拉修道院和阿非利加的迦太基城添加进来,实现一种“平衡”,没有让所有朝圣地都处于希腊裔罗马人的掌控下。
\n
以撒猜测,这可能与政府内部的党派斗争有关,不过他也无所谓,这是正常现象。
\n
随后,皇弟曼努埃尔的信也寄到了以撒这里,他在信上先是称赞了巴西尔的博学多才,然后又称赞了东罗马政府在朝圣经济法案上的高效率,最后才表明了自己的要求,想用最低价格订购东罗马造船厂的远洋舰船,想招募航海学校的毕业生,继续开拓他的乌拉圭殖民地。
\n
对于他的请求,以撒自然全盘答应,让这位颇有手腕的兄弟将精力放在大航海上当然是一件好事。
\n
塞尔维亚本身不具备开展大航海的资质,没有充足水手,没有优良港湾,没有航海传统,没有造船工业,只是因为曼努埃尔执念太深,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励精图治,这才让塞尔维亚拿到了一张最低等级的船票,他们要是真想加入瓜分世界的盛宴,只能托庇在东罗马帝国的旗帜下。
\n
塞尔维亚的贵族和商人在殖民地利益越大,对东罗马航线依赖越深,塞尔维亚就越不容易反叛,就算君主想造反,他们也得掂量一下航路断绝后带来的大量损失。
\n
从长远上来看,通过经济和资本实现同化与控制,远比强行征服要更加高明。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