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狂热地追求威力强大的巨炮,而是选择了他父亲穆拉德二世的道路,追求机动性与可拆卸性,让火炮不再局限于攻城,使它们能够被拉上野战的战场。
\n
但是,时至今日,足迹遍布五洲四海的东罗马帝国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和珍稀材料,拥有了铸造巨炮的能力。
\n
铸铁技术和焦炭技术来自东亚,上等铁材购自印度,用于冶铁的萤石和加强火药威力的上等硝石来自于新色雷斯,最优质的硫磺则是西西里岛的特产,在这一系列的材料支持和技术支持下,一项伟大计划开始执行。
\n
这项计划被以撒命名为,狄克推多。
\n
狄克推多,古罗马名称,意为掌管生杀予夺大权的独裁官。
\n
早在第二批东印度商船归来之际,“狄克推多”便已立项,当时的以撒虽然拥有了东方高炉技术,但依然经历了多次失败,计划一度终止。
\n
直到去年秋季,第一船满载萤石矿的新色雷斯商船抵达迦太基港,君士坦丁堡的炼铁厂开始试着将萤石添加到高炉之中,立马便发现了这样做的好处,适当的萤石可以作为助熔剂,能够大大提高炉渣流动率,让炼铁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突飞猛进,产出来的成品杂质更少,有些上等铁矿冶炼出的产品已经接近钢铁。
\n
这就是殖民帝国的好处之一,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和特产,整个欧洲仅有不列颠和西班牙具有较多的萤石储备,开采难度还不小,但取得南非和墨西哥后,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萤石均归东罗马所有。
\n
在得到优良钢铁后,“狄克推多”计划重新启动,由于钢的塑性比铁好很多,第一批钢质炮管很快被铸造了出来,还没等实验彻底成功,以撒的一纸调令就给计划执行者们出了一个难题。
\n
他们必须立马赶到西西里军营,各种原材料都由以撒备好,他们的任务则是从无到有,铸造第一门“狄克推多”巨炮。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