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则是一段硬木轨道。
\n
一位头发白的老人兴致高昂地绕着巨炮走来走去,指挥着学徒们勘测参数,他身上的皮围裙布满油污,但浑浊的眼里却迸发着不一般的喜悦。
\n
以撒静静注视着老人,眼里闪过一丝缅怀和追忆。
\n
“乌尔班,好久不见了。”
\n
以撒走上前,解下披风,系在乌尔班的身上。
\n
“我们都不年轻了,正值冬季,山上寒冷,还需多注意。”
\n
乌尔班回过头,眼里涌出一抹感动,裹住以撒的披风。
\n
“陛下,您可算来了。”
\n
“没办法,前几天一直下雨,我忙着打理补给之事呢。”
\n
以撒摆了摆手,站在乌尔班的身边。
\n
早在君士坦丁堡之战尚未打响前,乌尔班便来到了君士坦丁堡,寻求一份工作,与原历史上不同,以撒用高薪厚禄留下了他,没有让他跑去奥斯曼帝国,随后又让他主持铸造斯巴达巨炮,正式建立了东罗马帝国第一支专业炮兵。
\n
二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这位来自匈牙利的火炮专家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暮年,这几十年来,他先是在君士坦丁堡兵工厂担任铸炮总管,随后又因为年龄的限制而退居二线,到加里波利炮兵学院为学生们讲述火炮构造原理课,家庭美满,儿女双全,他的儿子小乌尔班成为了一位手艺不错的铸炮师,他的女儿则嫁给了一位君士坦丁堡富商。
\n
然而,以撒十分清楚,乌尔班的日子虽然幸福,但他却并不快乐,他一直有一个理想,想要竭尽毕生手艺,铸造出一门无与伦比的巨炮,让自己的名字闪耀在后人的历史书上。
\n
由于材料所限,以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并没有如穆罕默德二世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