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可是,奥斯曼的盛世在1453年戛然而止,随后就是一路下坡,穆罕默德二世屡次三番的惨败使他的威望几乎降到谷底,若非奥斯曼家族余威仍在,若非最底层的突厥百姓对奥斯曼家族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尊崇,他的统治绝不会维持到现在。
\n
而现在,奥斯曼帝国再度遭遇重大打击,严寒和干旱让农牧业市场陷入萧条,东西方的强敌两面夹攻,内忧外患之中,一副衰亡之象。
\n
为了稳固防线,穆罕默德二世不得不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为了维持军队,他又不得不征召青壮,放缓生产,日渐减少的粮食和其他补给品连军队都只能堪堪供应,更别说填饱数百万子民饥肠辘辘的肠胃。
\n
比提尼亚地区,雷穆斯堡垒以北,黑海南岸,多利亚纳村。
\n
多利亚纳村是一个传统的东正教村庄,北边是一望无际的黑海,其他方向则被几座小山和茂密的森林团团包围,这里土地肥沃,温度适宜,生活着四百多名希腊裔正教徒,田里能长麦子,海边能捞海鲜,山坡上的果树能结柑橘,林子里还能打到活蹦乱跳的野猪和野鹿,如果不是山丘和密林的阻隔,如果交通不那么闭塞,这里一定能发展成不错的沿海城镇。
\n
在这个时候,伊斯兰国家普遍采用齐米制度,允许生活在穆斯林土地上的基督徒和希伯来教徒保留一定的自治权,成为“二等公民”,从而缓和宗教矛盾。
\n
1453年的战争以失败告终后,当时的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决心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为了汇集整个国家的力量,让为数众多的希腊正教徒老老实实当“顺民”,曾在齐米制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奥斯曼独属的“米勒特制度”,将“二等公民”的权利进一步规范化。
\n
当时,穆罕默德二世总共组建了两大米勒特,分别是东正教米勒特和希伯来教米勒特,攻占卡拉曼和拉马赞后,又立马组建了亚美尼亚米勒特。
\n
从客观上来说,米勒特制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奥斯曼帝国在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