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位,与跷脉关系密切),然后它就沿着大腿内侧一路向上,钻进了咱们身体的秘密花园——阴部(此处为跷脉循行的大致方向,现代中医理论不直接对应具体穴位,但可理解为跷脉循行经过的区域),接着它又玩起了攀岩,一直攀到胸里面,再溜进缺盆(现代中医理论中的缺盆并非具体穴位,而是指锁骨上窝这一区域,跷脉循行经过此区域),然后从人迎穴(位于颈部,喉结旁,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前面晃悠了一下,又跑到脸上,最后跑到眼睛的内眼角(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作用:明目、治疗各种眼疾、头痛等),跟太阳经和阳跷脉汇合,一起向上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跷脉啊,要是气足的话,它就会跟阳跷脉手拉手,一起滋润眼睛,让咱们的眼睛亮晶晶的,跟夜空中最亮的星似的。但要是它气虚了,那就糟糕了,眼睛就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死活睁不开,咱们就得变成‘睡美人’或者‘睡神’了!”岐伯说完,还特意做了个困得睁不开眼的动作,把黄帝逗得哈哈大笑。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原来如此啊,跷脉这家伙还真是挺有意思的,那它一路上经过的那些穴位,是不是也都有啥特别的本事啊?”
岐伯点了点头,说:“那是自然,跷脉这一路走来,可是结交了不少江湖好友呢!比如它刚出来的然谷穴,那可是肾经的‘水龙头’,专治各种干燥症,比如喉咙干、皮肤干燥啥的。还有照海穴,那可是个‘灭火器’,上火了找它就对了,不管是喉咙痛还是失眠,它都能搞定。
“再往上走,虽然跷脉没直接走到具体穴位上,但咱们可以想象它一路上跟好多穴位打了招呼,比如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作用:健脾利湿、治疗腹胀、水肿、小便不利等),那可是个‘排水站’,身体里多余的水分都得靠它来处理。还有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作用:补血养血、治疗贫血、月经不调等),那可是个‘造血工厂’,气血两虚的人找它就对了。
“到了胸部,跷脉虽然没直接走到具体穴位,但咱们知道,胸部可是心肺的领地,跷脉经过这里,肯定也受到了心肺之气的滋养。心肺之气足了,咱们才能精神饱满,干啥都有劲儿。
“再往上走到脸上,跷脉就跟睛明穴汇合了,睛明穴啊,那可是眼睛的‘守护神’,不管是眼睛干涩、疲劳,还是近视、远视啥的,找它就对了。而且啊,睛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