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没到之前,刘备就怕曹仁带兵寻求野战决战。
现在诸葛瑾到了,他就唯恐曹仁不来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道理说破了其实不难,只是刘备当局者迷,前阵子示强示久了,脑子里有点路径依赖,一时扭不过来。
而诸葛瑾刚到,没经历之前的圈地阶段,旁观者清,也就一语道破。
理清了这个根本性思路后,刘备很快也懂得举一反三了,立刻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梳理斟酌:
“如此说来,依子瑜之见,后续二十多天里,我军就要争取在两个方向上,示弱勾引曹仁冒进。
西线便是上庸方向,以及徐晃控制的襄阳上游的沿汉四县。正面则是宜城、编县、临沮一线?且细细说来,这两线分别该如何诱敌求战?”
刘备一边说,一边对着地图比照,已经在内心把后续的任务分解成了三个小部分,其中东线那部分暂时搁置。
诸葛瑾也指着地图,一一解析道:“在西线,当初刘琦公子留下了霍峻守城,听说留兵不多,霍峻素来无名,徐晃必然会轻视他。也就会想着趁云长未到之前,把上庸诸县吞了,解除曹军主力的侧翼牵制,再来集中对付正面之敌。
我军正好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让汉中王平逐次增援霍峻少量兵力,依托上庸山区节节抵抗,以拖住徐晃,把徐晃彻底拖入泥潭。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假装从临沮方向走荆山东麓北上,试图陆路联络房陵。行军的姿态可以摆得急切一些。这一幕落入曹仁眼中,必然会解读为我们担心霍峻迟迟收不到临沮、当阳方向的联络,而绝望投曹。
如此一来,曹仁必然会让于禁花一些代价,以求切断临沮和房陵之间的陆路联络。而只要于禁被迫出兵,我们便可以在他们从岘山前往荆山的这段丘陵地带,进行拦截、谋求小规模野战的机会。”
诸葛瑾短短几句话,就帮刘备点出了两个在东线诱敌的小妙招:
霍峻其实不弱,但可以假装示弱,勾引徐晃总是觉得“再加把劲说不定就赢了”,这样他就会越投入越多。而实际上,汉中军是能给霍峻背后输血的。霍峻再摇摇欲坠,也不会真的倒下。
而另一方面,霍峻心志其实很坚毅,刘备阵营此前对他的赏赐拉拢也不少了。他跟黄忠一样,是三年前汉中之战时给刘备军打过辅助的,刘备早就赏赐礼遇以结其心。
但问题是,徐晃和曹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