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一点啊,这里面的信息差,就又能拿来勾引了。
勾引曹仁去做一件明明不做也没什么大碍、做了也没什么好处的事情。
刘备把这番道理想明白后,内心愈发笃定。
子瑜果然是神算鬼谋!有了这两个设计,要在西线给徐晃多放放血,绝对是做得到的!
诸葛瑾看主公眉头展开,神色欣慰,就知道他完全理解了,诸葛瑾这才趁热打铁,继续介绍他刚想到的中线诱敌方案:
“至于宜城、编县这一带的中线战场。虽说后续二十余日内,敌我两军会以相持为主,不太可能发生攻坚战,双方控制的城池、防线也不太可能发生变化。
但是,即使是相持战,我们也有办法把曹仁或于禁勾引出来——主公请看,我军在宜城前线,如今囤驻了大量兵马,也准备以此为据点,将来反攻襄阳,这一点,曹仁是知道的。
曹仁也知道,双方都有数量庞大的兵马,这种战役,不是几个月能打得完的,便是如汉中之战那般,打上一年多,都是有可能的。
而这样的长期交战,对军粮的消耗和需求,又会是何等的巨大?曹军刚刚占了襄阳,襄阳虽不是刘表在荆州屯粮最多的城池,但也毕竟是刘表的治所。
城内粮草,便是够十万驻军吃上一年多,也是有可能的。如果驱赶一部分百姓出城、或是去北方实南阳,把民粮省下来给士卒,怕是十万人吃两年都行。
所以曹军暂时是不担心襄阳城内的存粮问题的,他们半年之内,都不用考虑粮道。
相比之下,我军虽然也不缺粮,荆南五郡数年休养生息,积粮不少。但我军的粮草,多半在武昌,刚刚归顺的刘琦公子的粮草,则在南郡江陵。
在这宜城前线,当初刘表并没有屯粮,所以我们要确保在宜城周边长期驻军五六万甚至十几万,就需要把武昌或江陵的存粮,北运六百里或四百多里,运到宜城。
从武昌运来的粮食,全程走的是汉水水路,曹军如果水军不够强大,不敢在汉水河面上拦截我们的粮船队,那么这条粮道就不用担心了。
而从江陵运来的粮食,虽说也能走纯水路——可以从江陵先顺着长江,经洞庭湖口至武昌,再转汉水到宜城。但这条路,要白白多走一千多里地,实在是不划算。
而如果不走南边绕个大圈子的纯水路,江陵的粮食北上宜城,就要先走长江北岸的支流沮水到当阳县,再从当阳县往北到章乡。最后从章乡到宜城这段,就不得不走陆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