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千百年来,官府、民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主要有这些说法:
\n
在街亭失守的过程中,马谡至少犯了三条大罪。
\n
首先,没有能够完成诸葛亮交代给他的任务,将街亭控制在汉军手里,反而“大为(张)郃所破”,吃了很严重的败仗,导致汉军进无所据,首次北伐虎头蛇尾。
\n
其次,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军事部署,跑到山上扎营,结果被魏军截断水源,军心动摇,副将王平苦苦劝谏,均无济于事。
\n
对上,马谡擅自更改主帅的部署,对下,又听不进下属正确的意见,必须为失败负责。
\n
如果是当道扎营,抵抗了一段时间以后,因寡不敌众而战败,责任还小一点,可他违背丞相部署,
\n
没坚持多久便溃败了,没能挡住魏军,给诸葛亮顺利吞并南安等三郡争取时间。
\n
第三,畏罪潜逃,眼看魏军得胜,汉军惨败,马谡惧怕军法的审判,竟然丢下部队擅自逃跑了,想要免于一死,可最终还是被抓获。
\n
向朗是马谡的好友,得知马谡逃亡,故意隐瞒不报,想要帮助他蒙混过关,最后被诸葛亮得知,
\n
丞相大笔一挥,直接将向朗罢官,令其滚回成都。反观副将王平,在马谡惨败后,不仅率领仅有的一千人收拢败兵,
\n
还巧施疑兵之计麻痹张郃,最后全身而退,主将和副将的实战水平,真是高下立判。
\n
鉴于马谡同志犯下的严重错误,诸葛亮必须痛下杀手,维护军法的刚性与权威,否则,以后还有谁严格执行军令?
\n
大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打了败仗也无所谓,反正制度都是摆设。他说:“孙武所以能致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耶!”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