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说‘烟火气里的文字才活泛,不飘’。”
砚之捡起炭笔,笔杆的温度还带着灶膛的暖,像握着祖父的手。她突然有了种冲动,想在灶边的墙上写下些什么,像祖父当年那样,把此刻的心情留在这烟火气里,让未来的某个瞬间,有人能读懂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
夜色渐浓时,村里的孩子们举着手电筒来院里看花苞,光柱在青石板上晃来晃去,像无数个追逐的萤火虫。“它什么时候开花呀?”最小的孩子仰着脸问,睫毛上还沾着晚饭的米粒,“我想第一个看见。”
“快了,”砚之摸着孩子的头,他的发梢还沾着草叶,“等你学会写‘腊梅’两个字,它就开了。”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颗糖,非要塞进砚之的书稿里,说“给故事加点甜,开的花才香”。
老人笑着把孩子抱到石桌上,月光刚好落在花苞上,青绿色的外衣上,那点黄更明显了,像颗星星,在暮色里悄悄发亮。“它在等,”老人的手指在孩子的手心画着圈,“等个晴天,等场好风,等所有的期待都攒够了,就给咱们惊喜。”
砚之看着那些仰起的小脸,看着老人温柔的侧脸,看着花苞在月光里悄悄生长,突然明白,为什么这院里的草木能长得这么好。那些看似平凡的等待,那些不经意的守护,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牵挂,其实都在时光里慢慢酿成了酒,藏在每个角落,等着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散发出醉人的香。
葡萄藤的卷须已经爬满了花架的顶端,在月光里轻轻摇曳,像在为即将到来的绽放打着节拍。砚之知道,故事还在继续——花苞会慢慢鼓胀,书稿会添上新的篇章,那坛埋在树下的米酒会在开花那天被挖出来,孩子们的期待会在花香里慢慢绽放,而她和老人,会守着这院里的草木,守着这些慢慢生长的希望,看腊梅如何从颗种子,长成能抵挡风雨的树,看那些看似散落的时光碎片,如何在思念里慢慢拼出个圆,温暖每个平凡的清晨与黄昏。
她坐在书桌前,笔尖在纸上轻轻跳动,写下:“静远堂的花苞,在月光里数着日子,像在等待一场盛大的约定。”写完这句话,砚之抬头望向窗外,看见花苞在风里轻轻点头,像在说“是的,我们都在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砚之在静远堂住到第一百八十天的时候,腊梅的花苞已经鼓得像颗青绿色的珍珠,顶端裂开道细小的缝,露出里面淡淡的鹅黄,像谁不小心把月光揉碎了塞在里面。她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