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晁错提出的移民实边、寓兵于农的政策被文帝立即付诸实施。这个政策不仅在当时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而且开了历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汉武帝时赵充国实行军屯三国时曹操的屯田政策都是晁错移民实边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坚定削藩
晁错继承孔子的大一统思想和法家限制、打击“父兄大臣”的思想,赞扬“高皇帝不用同姓为亲”的政策,坚决主张“削藩”。他认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的削藩主张是对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思想的继承,但他的态度比贾谊更坚决。晁错不仅提出了削藩的言论而且参与了削藩的行动。在晁错的策划下景帝"削吴会稽、豫章郡"。吴楚七国叛乱平息后景帝下令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中央政权的权力大大加强而诸侯王的力量则大大削弱。晁错虽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他为西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
2. 文学成就
晁错是比贾谊稍后较重要的汉初政论散文家。他的文章立论深刻逻辑严密说服力强;文风朴素无华但质实恳切被后世称为“疏直激切尽所欲言”。《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等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晁错的政论文立论契合时代热潮善于观察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深识幽显见解透辟能切中要害剖析利弊。正因如此晁错的政论散文切中实际不发空论。如晁错的三篇军事政论散文《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提出了"徙民实边"的积极防御策略立论犀利措施亦切实可行所以被文帝所采纳。
晁错的政论散文在内容上更为正大意境上更为壮阔。他着论的出发点虽然都是基于建功立业但落脚点又往往是汉朝的长治久安并且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为汉朝的巩固和长盛不衰提议献策。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大汉气象的热情赞颂具有历史的厚实感而在意境上更为壮阔体现出历史上升时期的风貌。在艺术特色上晁错的政论散文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家风气力道遒劲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同时语言明理意脉流转在延续战国时期纵横捭阖铺张扬厉的文风外鲜明地呈现出了大汉气象的散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