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此时晁错毫不知情仍穿着朝服准备上朝议事。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车马经过长安东市时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将其腰斩。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汇报军情景帝询问交涉进展。邓公认为诛杀晁错并不能平息叛乱反而为诸侯王报了仇。景帝深以为然但为时已晚。
三、成就和影响
1. 政治贡献
重农贵粟
晁错力主振兴汉室经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他上了一篇《论贵粟疏》。这篇疏继承了贾谊的重农思想,强调重农抑商。晁错在这篇疏中细致地分析了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民流亡、粮食匮乏的严重状况。面对商人势力日趋膨胀、农民不断破产的局势,晁错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他建议文帝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贵五谷而贱金玉;二是贵粟。这些措施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文帝接受了这些建议并付诸实施。
接着晁错又给文帝上了一篇关于减收农民租的疏。他主张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要求统治者的政治活动不要影响农时;满足人民的欲望给老百姓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汉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物质基础。
移民实边
对于匈奴的侵扰和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的消极和亲政策,晁错和贾谊一样都表示不满。晁错对匈奴的态度比较强硬,最初主张武力平定但这一建议未被文帝采纳。后来晁错仍主张积极备战提出移民实边的策略。汉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晁错给文帝上了一道《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虽然文帝未采纳这一建议但晁错并未放弃。他又向文帝提出了积极防御的策略即《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在《守边劝农疏》中,晁错分析了秦王朝戍边政策的失误以及匈奴民族活动的特点提出了"徙民实边"的主张。为了使募民徙边的工作做得更好晁错在《募民实塞疏》中又提出了两条具体建议:一是对安置移民生活提出具体措施;二是学习古代方法将移民按军事建制严格组织起来。同时晁错又在《论贵粟疏》中建议全国百姓向边塞输纳粮食以换取一定爵位或用以赎罪这叫纳粟授爵。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加强了边疆的防御力量而且为汉朝的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