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彻底遗忘所有虚拟世界中的经历,诗歌、游戏、小说,我的世界还剩什么呢?我忽然觉着自己大半个人都是活在虚幻里的。不要因为自己活在虚幻的快乐里就觉着羞愧,因为想要将虚幻世界里的美好复现出来,需要很多钱。明白这一点,就足够了。你可以喜欢,留下来,或者不喜欢,走开,最不该做的,是批判。
人似乎是习惯性地说废话,却不愿意听别人说废话。一如人愿意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其实别人说的难听的话,自己不想听的话,自己也会说的,可从别人嘴里出来就令人厌恶,从自己嘴里出来就不一样。人果然厚此薄彼,想想也是无可奈何。
所有的,我认为不合理的东西,都会出现,忍受着好了。其实我更喜欢把这句话反过来说,一切我认为合理的事情发生了,如果过度,我依然觉着劳累,觉着不舒服。
值得做的事,不会很简单。
显然适时退出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但是,我们不能做什么都适时退出。不能因为看过与坚持相关的书就做什么都坚持,也不能因为看过与退出相关的书就做什么都退出。
是啊,故事里的人值得羡慕,因为他们确实有吸引人的特质。如果我能做到其十分之一,比如能做三十个俯卧撑,那我的生活一定会大不一样的。
我确实后知后觉,甚至很主动地后知后觉,我一般不第一个做,而是静静观察,生怕犯错。
梦里的事不会出现,太夸张。但是从这些故事中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好脾气确实会因为事物出错程度的上升而渐渐变成坏脾气。
我没有资格去评判任何人的人生,既然如此,我何必左顾右盼?
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最重要的是能容。这种能容则是更加细小的,更加琐碎的,与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而在一个工作场所合工作要容忍更多的事。并不是所有人吃饭都不吧唧嘴,并不是所有人看视频都插耳机,并不是所有人给对象打电话都出去打,这种情况太多太多。你要忍受。而对于自己,能做的也不过是换位思考,如果一件事会影响到自己,那么也影响到其他人,注意不到的我们无法避免,但如果注意得到,还是要去做。
此为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我在想,我这样做是否是对的呢?我是不是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呢?最后我选择了前者,我觉着这样,才有大家风范。毕竟不是什么原则上的问题。如果不懂得包容,那么就会把实际上的好人划分到坏人里去,那么我如何去交到心肠不坏的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