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很喜欢这样的节奏。但我总觉着自己还不够努力哦,玩的时间还是长了。我是想知道,即便在玩的这条路上,我究竟能走多远,不觉迷失。穷尽半生竟然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甚至总结不出自己在干什么,做完了什么。
打了鸡血后,发现还是平凡,烧上一把火,还是冷清。因为无用,因为唯美。所以我该做的是什么呢?即便有辉煌,也难逃寂寞,所以不如直接选择寂寞
人确实不能将自己弄得太干净,要不然还得切腹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太爱干净就怕被泼脏水,证明自己有时难免壮烈。
许多情感是很千疮百孔的,许多情感,又必将被时光完全地雪藏,别无他法,只得忍耐。
从小到大,自己,能控区间,能达区间,能观区间,不能观区间。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我们自己,我们的能控区间,达到过的区间,观察过的区间,要比这个还要小很多很多。我们永远在路上,永远有事可做。
我们说选择,或者抉择,好像是危机出现了,事情发生了才开始一样。其实在事情还未发生之前,我们就在,也必须选择,因为只有前面选的好,危机出现的概率才会降低。当我们用突发情况去检验抉择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考差一个点,而应该去考察决策面。
那就是除了危机这一个事件外,抉择无时无刻都在调整着余量(裕度),就是容错。
总感觉自己是在寻找一本名为“坏”的书籍,然后自己对照着这本书去看,发现自己并不坏。可是,就算不如书中那般,感觉自己还是“坏”的。果然尽信书不如无书哈哈。bad的定义究竟是如何的呢?以坏视之,无所不坏,以好视之,万物可取。
好奇心旺盛,却既不贪婪,也不造作,玩的时候与大家一起玩,一个人的时候安安静静读书,每次有不懂的地方就搁下,看懂了一些曾经看不懂的句子,就手舞足蹈。能做到这样,不失为一个君子啊!
人总是如此,有了更加快速方便的载具,反而更容易迟到。所以呢?脱离舒适区的意义不是磨砺自己,是让自己不那么舒适,不能拿出一些时间用来放肆,保存住必要的体力。
是否又可以引申为,如果死亡能被治愈,人们就更加不在乎生命了?也许吧,有待考察。
我们有一个确切的命运,但仅限于此时此刻,你的每个行动都会改变你命运的结局,暂态的稳态一直存在,可就是无法稳定下来,且可想而知,这种确切是不可知的,所以,就当作没有命运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