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的安排会出现问题,看到郤锜那么坚决,为了自保只能干瞪眼。
闹到吴国变成当前的格局,不是简单说一个或两个人的错,真要论起来一定是晋国高层选错了留守人员。
这不是楼令成为晋国的中军将了吗?他也就等于接过了吴国的一系列麻烦。
“中军佐打算怎么做?”楼令问道。
吴国的事情到底是不是成了烫手山芋另说,反正中行偃接手后就成了卿大夫群体中的第一责任人。
中行偃想了想,说道:“我们需要吴国吗?需要到什么程度。”
晋国需要吴国吗?
如果晋国的主要目标仍旧是压制楚国,那么吴国属于是必不可缺的一环。
有了东南一隅的吴国,再加上位处中原腹地的宋国,晋国就可以从三面包夹楚国。
晋国当然需要压制楚国,只是晋国的目标变成取代周王室之后,一系列的优先级就发生变化了。
不再是进行争霸战争,主要以领土的扩张为主,其实就到了使用远交近攻策略的阶段。
然后,由于楚国的战争潜力很高,并且晋国与之常年大战,楚国也没有放弃争霸,他们一定是拿晋国作为头号对手。
那样一来,晋国只有再一次将楚国打痛,至少让他们消停个三五年,等他们意识到晋国出现变化,两国的相处模式才有可能出现改变。
不再是为了争夺天下霸主的宝座,晋国与楚国的竞争关系仍旧存在,只是双方并非唯一对手,玩一玩邦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整个春秋阶段,兼并国家数量最多的就是楚国。
所以是楚国先长期输给齐国,后来又跟晋国打得比较艰难,使得楚国被迫改为玩中原诸侯的那一套,降低了兼并的速度,转为讲道理了。
重新进行兼并模式的战争?想来楚国会很愿意。
因此,等楚国可以摒弃争霸观念,愿意坐下来与晋国谈一谈,双方会有很多相同话题可以聊一聊。
在未来阶段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相当有必要,轮到楼令做晋国的主,会将远交近攻的策略提出来。
晋国的高层笨吗?其实古人真的不笨,只是相对于可以便利接受信息的现代人来讲显得比较无知。
可是,作为现代人享受着时代进步的红利,跟古人去比认知度,完全就是在欺负人。
要论玩弄权术的话,古人绝不输给现代人。
楼令当然也是占了时代的红利,一开始或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