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来说到底应不应该打吴国已经没有什么用。
再者说了,寿梦那样作死,不打能行吗?
有问题的地方在于,选作留守吴国的那几个人,算是高层的一种所托非人。
申巫臣不是没有能力,他私心着实是太重。
成为留守的申巫臣,他第一时间将吴国庙堂各个重要岗位,安排给自己的几个儿子。
这样做其实也不算什么,当前的每一个都是任人唯亲,谁都别苛责谁要大公无私。
要命的是申巫臣的一众子嗣能力有限,他们还跟长鱼矫出现了争权夺利的情况。
而长鱼矫一样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一开始就想着看申巫臣一家子倒霉,面临寿梦的回归没有及时作出该有的反应。
出现那样的状况,只能说是申氏和长鱼氏都太想要进步,闹到认为互相之间的竞争远比解决寿梦重要。
长鱼矫已经完成了长鱼氏的复兴,他怎么可能不希望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想做事就是要手中有权,而权力一半来自公职。
晋国高层在吴国的后续安排中造成了一种现象,使得有了申氏和长鱼氏两个权力核心,哪可能不出乱子?
楼令有没有早就意识到会那样?讲实话就是他当时根本没有细想。
一个人的精力会有限,不可能说事事都顾得上。
那个时候也是楼令万分疲惫的时刻,看到郤锜已经有了逆反心理,索性也就不再多发表意见。
郤锜什么逆反心理?大概就是开始意识到国家进行什么国策都是由楼令在推荐,每一次都能够得到通过并执行,生出了警惕的心理吧。
奇怪吗?不奇怪。
要是有那么一个人说出来的策略总会被执行,不免会当掌权者疑惑到底谁才是主导的一方。有人再闲言碎语几句,掌权者哪怕不视之为夺权者,怎么都不会再事事听从了。
察觉到状况不对的楼令,他选择不再什么事都出主意,能够视作为是一种自保。
充当谋士的角色嘛,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分寸,可别被智慧所连累。
楼令不是纯粹的谋士角色,他还是楼氏之主,更是晋国的卿大夫之一,顾虑绝对是更多了。
对吴国的安排会在后续出现什么麻烦?那不是楼氏一家的问题,乃是整个晋国需要付出代价,事先楼令已经有过劝谏,实际掌权的郤锜不听,要死磕吗?
所以说,即便楼令当时认为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