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优越感,越到后面反而变得更为谨慎了。
那些改变是随着楼令治下越来越强,地位变得越高所造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硬要给个比喻的话,大概就是:刚学数学,学了点皮毛觉得自己很行,随之越加深入越感到自己的无知,怀有了敬畏之心。
而楼令除了敬畏之外,更多的是害怕失去。
岁数越大越谨慎?那是知道了世间的险恶,不敢像年轻那么敢拼敢闯了。
楼令刚接手中军将的位置,一定是要尽可能的维稳一段时间的。
今年和明年该做什么,早先就有了安排。
大概就是今年休养生息,明年南下与东进。
到了第三年还是休养生息。
随后?楼令就会拿出远交近攻的策略了。
晋国现在的邻居是哪几个?没有扩张到楚地之前,晋国只有周王室、楚国、卫国、郑国、齐国、秦国这几个同文明体系的邻国,另外便是楼烦、白翟、鲜虞、长狄、无终这几个异邦。
等晋国占领郑地以及扩张到楚地之后,增加了蔡国、陈国、宋国这三个邻国。
由于相邻的国家数量众多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远交近攻玩得转,需要楼令进一步的思考。
“其实……,小国数量太多,晋国却是太强,大概远交近攻玩起来也会相当有难度。”楼令深知这一点。
晋国主要的攻关对象其实不多,主要是楚国、齐国和宋国。
增加策略玩法难度的地方,恰恰就是晋国太强了。
因为晋国就是那么强大,天然会让弱者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选择联合起来进行抗衡。
“也许会提早进入合纵连横的阶段吧……”楼令并不认为其他国家的高层都是傻瓜。
真正到了你死我活的阶段,有得是能人志士明白“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的道理。
那道理从何而来?道理就写在《易》里面。
所以,楼令认为灭掉郑国,再灭掉卫国,基本上就会终结晋国可以随意扩张的阶段,后面想再进行灭国战争,基本上就是要面对多国联军了。
拿下整个郑国,主要是依托“新郑”这座坚城,有了四处出击的通道。
再灭掉卫国,涉及到晋国横扫中原的东北部。大概就是进而灭掉鲁国以及那边的袖珍型小国,把齐国锁死在原地。
要是有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