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精悍,统帅更需智勇兼备,万不可因小利而忘大义,致令晋国卷入滔天战火。”
\n
郭崇韬叹了一口气,终于出声适时补充,竟然并未完全支持张承业所言:“大王,张监军所忧固是,薛侯所言却也不无道理,若漠北尽归萧砚与述里朵,则我大晋北疆门户洞开。萧砚之大军可自阴山、云中俯冲而下,与河南、河北之敌形成夹击之势,届时,我晋国恐真成瓮中之鳖。”
\n
李存勖闻言立即颔首,却是马上道:“那依郭卿所言,本王该当如何?”
\n
“其一,诚如大王所言,耶律剌葛必败。然其数万之众亦能极大消耗王庭力量,甚至可能重创元行钦部。此等削弱萧砚羽翼之机,若完全放弃,实属不智。其二,李太尉所言‘客军’一说,确有道理。一支精干的兵马,若运用得当,确能在漠北乱局中钉下一颗钉子,搅乱萧砚与述里朵的整合步伐,为我经略代北争取时间。”
\n
张承业长叹一声,但也并非就是不甘,而是国情如此,实在是两难,所以到了这时候,他一声叹气,背脊看起来好像都弯了几分。
\n
李存勖斟酌着,殿内一时陷入争论后的沉寂,唯有不同的目光在这位年轻晋王的脸上交汇。
\n
他又哪里不知张承业字字泣血,道尽国力之艰险,但从长远计,漠北若尽归萧砚,晋国北疆再无屏障,南北夹击之势一成,便就是真正的绝境。李嗣源那看似冒险的计划,其核心逻辑却有其合理性。
\n
萧砚被他自己铺开的仁政巨网束缚住了手脚,庞大的开销如无底洞般吞噬着梁朝的国库。他这个仁君需要时间,也不会自己打自己的脸,在此时背上“新政不过施行一月便废弃”的骂名,与晋国全面开战。
\n
这客军模式,是唯一能在不彻底撕破脸皮的前提下,将一枚钉子楔入漠北的机会。风险固然巨大,但战略的窗口稍纵即逝,容不得过多犹豫。
\n
时间在无声的权衡中流逝,终于,李存勖抬起手,殿内瞬间落针可闻。所有的目光都聚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