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身上。
\n
“诸卿所虑皆乃深远,然漠北之事,确关乎我大晋国运。”他的声音尽力保持冷静,清晰地回荡在殿中,“此险…不得不冒!”
\n
他目光如电,下意识掠过张承业,下令道:“客军,只出三千太原锋锐。并选代北、云中、阴山诸蕃部最耐寒、最精锐之仆从军五千,一人双马,入漠北争雄。”
\n
“尔等之任,非助耶律剌葛。”他的目光锐利地刺向李嗣源和李存礼,“首要自如四弟所言,追上耶律剌葛,勒令其停止冒进。若其执迷不悟…”李存勖眼中寒光一闪,“尔等便退而结阵自保,持本王金箭,以‘晋国观察调解使’名义,联络乙室、迭剌等部头人,许其官位名爵,助其收拢溃兵,退保于都斤山或阴山北麓险要,建立据点,分裂草原,以待天时。”
\n
他沉吟一二,又沉声道:“唯遇王庭伏兵与耶律剌葛主力两败俱伤、元行钦部亦遭重创之天赐良机,方可伺机而动,定漠北大势。”
\n
“四弟多年戍守北疆,熟悉漠北边情,又兼知渗透联络之利;六弟通晓机变,武艺超群……”李存勖的目光落在二人身上,“此次客军,便由四弟为主帅,六弟为副帅,辅以戏伶楼。持本王金箭,便宜行事。沿途所行,每日以戏伶楼密道飞鸽,报于郭卿与镜心魔知晓。”
\n
镜心魔闻言,立即捧着一个铺着明黄锦缎的托盘上前,盘中静静躺着一支造型古朴、金光熠熠的短箭。
\n
李存勖亲手拿起金箭,走到李嗣源面前,眼神深邃:“四弟,六弟,此行事关国运,望尔等…持重!周总管‘留子’之论,切记于心。”
\n
李嗣源内心狂澜翻涌,面上却只是肃然,恭敬躬身,双手稳稳接过那枚沉甸甸的金箭,声音沉稳:“臣领旨!必不负大王重托,为我大晋在漠北…争得一线生机。”
\n
李存礼紧随其后,同样躬身:“臣存礼遵旨。”声音里听不出太多波澜,唯有低垂的眼帘掩去复杂心绪。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