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的那场腥风血雨,至今回想起来,都让人不寒而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般。那一天,皇宫内一片混乱,喊杀声、哀嚎声此起彼伏,血腥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而在这场惨烈的变故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那三位备受众臣瞩目的皇子。他们本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拥有着无上的荣耀和地位,但如今,一个惨死,两个残废,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原本,按照惯例,每年的这个时候,科举大典都会如期举行。这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众多学子们一展才华的舞台。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这一切都变得遥遥无期。
随着宫门前缓缓降下的素色帷幔,整个皇宫都被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那素色的帷幔,仿佛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将皇宫内外隔绝开来。科举大典,这个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和希望的盛事,也在这道帷幔的遮挡下,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谁也没想到,短短月余,沉寂的朝堂突然掀起波澜。晨光初照时,内阁值房的红木案几上,如雪片般堆满了恳请复办科举的奏折。礼部尚书的字迹苍劲有力,字字句句皆是"科举乃国之根本,断不可因一时之变荒废";御史大夫的折子言辞恳切,甚至引经据典,历数前朝因停考而致人才凋零的教训。这些平日里互相攻讦的大臣们,此刻竟出奇地团结一致,仿佛科举重启已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紫宸殿内,鎏金蟠龙柱映着六皇子冷冽的面容。他斜倚在龙椅上,指尖慢条斯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是老皇帝亲赐之物,此刻却在他掌心沁出丝丝凉意。殿下群臣齐刷刷跪成一片,蟒袍玉带在晨光里泛着幽冷的光,为首的大臣额头抵着青砖,声音里掺着三分恳切七分算计:"臣等恳请殿下..."
"够了。"六皇子突然掷下笔,惊得满殿人脖颈微缩。他居高临下地扫视着这些俯首帖耳的大臣,恍惚想起先帝遇刺那日,这些人也是这般惊恐万状地围在龙辇旁,可眼底那抹转瞬即逝的幸灾乐祸,却被他看得真切。如今他们这般急切地请复科举,打的什么算盘,六皇子心里跟明镜似的——不过是觊觎着科举背后的利益,想着如何借选拔人才之名,将自家门生安插进朝堂罢了。
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爬上六皇子嘴角。他忽然坐直身子,声音清朗:"既然诸位爱卿如此忧心国事,本皇子岂有不应之理?"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几个跃跃欲试的大臣,"就依你们所荐,着张侍郎、李学士、王御史、赵阁老四人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