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发言说道。
\n
“先生,您应该知道这部《赤色年代》代表着什么,若是将他评选为今年的诺奖得主,恐怕会引来难以想象的影响,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进攻!”
\n
他的严词激烈,与此同时,有五六名评委,对他表示了支持。
\n
显然,正是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分歧,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n
坐在首座的马悦然面色铁青,他正色说道。
\n
“先生们,我说过了,这里不应该掺杂政治。
\n
包是一个二十世纪以来,文学史几乎难以磨灭的存在,他的年纪远远长于我们,便连我在他面前,也要尊称一声老师。
\n
你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接触文学伊始,很多便是从包先生的作品开始的。
\n
不论是《老人与海》,还是《活着》,都是极为优秀的作品。
\n
这两部作品早已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
\n
你们应该明白,不是包需要诺贝尔文学奖,而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需要包!”
\n
马悦然话语振聋发聩,令场内不少评委都陷入到思考之中。
\n
在场的,最大也不过七十多岁,达到八十岁的评委早就光荣退休了。
\n
以他们的年纪和资历,来评价包国维,实在确实是有些不够格。
\n
有一名评委忍不住感慨:“如包这样的文学家,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这是我们困局的主要原因。”
\n
在场许多评委都面露古怪之色。
\n
历史上的大多数杰出文学家几乎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