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525章 番外二 瑞典诺贝尔文学院的烦恼
\n
瑞典。
\n
位于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证券交易所大楼。
\n
这里是瑞典文学院主要办公场所,也是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评选场所之一。
\n
会议室之内,十几位瑞典文学院院士,同样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齐聚一堂,争论不休。
\n
原因是时间已经到了1992年的9月底,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却迟迟不能够确定。
\n
马悦然,瑞典人,同时也是一名世界闻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乃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十八位终身评委之一。
\n
六十八岁的马悦然,在这场评选之中,显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n
他看了看桌面上的两部作品,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
\n
“先生们,我们必须考虑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而不是考虑其在其他领域的影响,文学就是文学,不应该夹杂其他的什么东西。
\n
不论是这一本包教授的《赤色年代》,还是这一本沃尔科特先生的《在绿夜里》都是极为优秀的作品。
\n
前者乃是东方动乱年代的纪实文学,后者乃是融合非洲、欧洲和加勒比文化元素的诗集。
\n
两个都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存在。
\n
该有一个决断了先生们。”
\n
会议室里,各个评委们面面相觑,却依旧还是一言不发。
\n
一名来自英国,早已移民美国的院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