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叹道:“立见此地,将生蓬蒿。”
\n
这话让高钊有些不喜。
\n
先王们那么憋屈,就是为了国家发展,我再如此,先王们不是白憋屈了?
\n
不过他的话也有道理……
\n
高钊整到最后,便来了个折中方案。
\n
以大加乙童为使带上珍宝、财货、美人,入得梁营,恳请其退兵,并愿交出慕容氏叔侄——这是第三批使者了。
\n
以大加阿佛和为将,拣选数千人,夜袭梁营。
\n
调拨五千人至纥升骨城,以大加由弗镇守。
\n
最后又遣使者间道而行,直入丸都,命三千守军坚守,不得投降。
\n
总而言之,这些命令体现了高钊想赢怕输的心理,十分之纠结。
\n
而想赢怕输的第一步就不顺利,阿佛和大加夜袭失败,出击的三千人只回来数百,此时乙童还未出发……
\n
******
\n
从二十七日开始,直到八月初,几乎每天都有军士抵达盐难水两岸。
\n
邵裕抓来了一些高句丽百姓,令其在北岸夯土筑城,同时修建数道浮桥,沟通南北。
\n
至于他本人则来到了丸都城下。
\n
对他来说,兵力大大增加了,而后勤压力也与日俱增,毕竟抢劫是一次性的,抢完了就没了。或许山中还藏着大量高句丽人,可以从他们手里夺取粮食、牲畜,山城中同样有粮食,但这需要费大量精力,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可谓得不偿失。
\n
高句丽说梁军“千里转粮难以持久”,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