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等到掌声慢慢稀疏,海瑞感叹道:“皇上,臣老了。
\n
以前臣以为只要无为而治,让百姓男耕女织,不乱加苛捐杂税,就能活得很好。
\n
万历新朝为臣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另外一条路。
\n
主理地方,不仅要关乎民生,还要学会搞经济建设,否则的话,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就是水中月雾中!
\n
只是这日新月异的发展,让臣目不暇接。臣紧赶慢赶,日夜学习,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n
浙江巡抚汪道昆笑着说道:“海公,你太谦虚了!你抚苏期间,江苏突飞猛进,浙江的百姓们都在背地里骂我和布政使,看看你们,再看看隔壁的海公,惭不惭愧?”
\n
温纯苦笑着说道:“太函公,浙江还只是背地里说你,安徽的官民,在背后画本官的小纸人啊!”
\n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一时间车厢里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n
朱翊钧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良苦用意,在座的资政们都理解到位了。
\n
过去四年多的新政已经过去,关键是未来三年的国政方略。
\n
相比之下,未来三年的国政会更加激进,比如加大工业投资,大修铁路,这会需要投入海量的资金。
\n
京沽线全长一百九十二公里,对开复线,采用每米四十五公斤重轨,耗费了四万吨上好的钢材,价值无法估算。
\n
造价为六百五十万圆*,平均每公里三点四万圆。
\n
京秦线全长三百四十四公里,规格跟京沽线一样,耗费了六万五千吨上好钢材,造价为一千零六十六万圆银币,平均每公里三点一万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