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海公说得没错。
\n
商贸在于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交通便利,否则的话一切都免谈。
\n
为什么江南经济发展得好,光是土地肥沃吗?
\n
河网密布,交通便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啊!上海通江达海,才能十年间成为东南第一邑!”
\n
朱翊钧把众人的神情一一看在眼里,觉得还需要再上上课。
\n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n
万历二年,少府监少府监煤炭所就研发出干馏煤气生产工艺,一吨煤可以产两百立方米的煤气。
\n
而滦州钢铁厂又研制出三辊热斜轧穿孔设备,研制出无缝钢管和铁管,可以用于煤气输送。经过实验,这一套煤气系统非常适合用于照明。
\n
潘凤梧得知这个工艺技术后,规划着在京师五城铺设煤气管道,修建数千盏煤气灯,照亮黑夜里的北京城。
\n
可是迟迟未行,为什么?
\n
缺煤!
\n
煤气必须在京城附近干馏制作,那就需要大量的煤。
\n
百姓用的蜂窝煤都不够,那有什么余力用去干馏煤气。现在好了,凤梧设想的煤气厂和煤气路灯系统,可以开始着建了。
\n
相信用不了几年,大家可以看到辉煌如昼的京师五城!”
\n
海瑞看着坐在他不远处的潘应龙,带头鼓起了掌。其余人也跟着鼓掌,在咣当的火车声中,车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n
这掌声为潘应龙鼓,更是为朱翊钧鼓。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