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出“警察部”、“司法部”、“最高法院”(结合“三法司”改革)。
由此,朝廷六部直接扩编至十五个部院。与此同时,都察院也进行相应改革,并将架构调整为部级,从此朝廷号称“十六部”。
有鉴于部门划分更细致,权力被合理化分散,历史上大明内阁与六部的争权由此告终——内阁取得最终胜利。因此,高务实随即推动“内阁制度化”,对于内阁阁臣的任职履历也做出了制度化的要求,比如阁臣至少需要在高官任上至少任满六年(朝廷三年一考,六年指两考)等,杜绝毫无实际任事经验的翰林学官“飞升阁老”。
同年,高务实本人也辞去内阁首辅外的户部及分割后的财政实职。
经济发展与民生方面,本年度最大的好消息是黄河中上游的“植木固土(一期工程)”、中下游的“束水冲沙”等工程相继竣工。
由于河套地区收归朝廷直辖(鄂尔多斯部西迁七河),朝廷近几年通过在黄河中上游的全面恢复植被工程,以及黄河中下游堤坝采用京华水泥技术加固,堤坝抗灾能力提升至“五十年一遇”,河南巡抚、山东巡抚联名上疏称“河患骤减,百姓安生”。
另一方面,高务实虽然辞去“大户部”直接职务,但却在全国范围推行“商税分级制”,对中小商户免征或减征营业税,转而对豪商——包括他自家的京华集团——征收5%累进税,国库岁入反而大增一百五十万两。
考虑到一些豪商可能通过“家族分业”来逃避累进税,高务实调整“家族产业”认定规则,通过“未出五服”的“股份认定”办法来确定什么叫“家族产业”,从而确定谁需要加征累进税——有本事你们把自家产业的股份直接送给外人。
军事方面,由于归化骑兵第一军的巨大战果(拓地万里),特许扩编至五万,改名“禁卫骑兵军”,划归禁卫军序列,把汉那吉改任禁卫军副司令兼禁卫骑兵军总制,额尔德木图任副总制,全军配备万历三式短款马铳。
另外,将西伯利亚设立的“铁山堡”(叶卡捷琳堡,前一章手误成定山堡了,这里更正一下)转隶其下,代朝廷掌控乌拉尔地区铁矿。
西庭总督府正式建立,熊廷弼升任西庭总督,孙承宗任西庭巡按御史,额尔德木图任西庭总兵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帝也进一步成长,全面掌握《九章算术》前两卷知识。高务实以“北京粮价调控”为例,引导其分析“供需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