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皇帝主动思考出“开仓赈济需设时限”建议,获高务实与朝臣赞许。
同时,虽然朝臣依旧反对皇帝学习火枪射击(火器仍有一定风险),但高务实坚持让皇帝开始学习射箭,并赠其一把特制的儿童版角弓。皇帝在练习中首次射中三十步外靶心,被史官记为“天纵神武”。
泰昌五年(1608年),高务实四十五岁,朱常灏十岁。
政治上,本年开年喜丧——太皇太后李太后病薨于京郊佛庵,临终前留遗训“遵祖制,重实学”,王太后、皇帝闻哀讯大恸。高务实亲自主持丧仪,以媲美先帝驾崩之哀荣送别这位老太后。
考虑到老太后早年曾经多次“为难”高务实,他如今的举动因此更被朝野盛赞,乃有一联广泛流传民间:“昔受掣肘仍尽孝,今掌乾坤更显忠”。高务实闻之,只是对身边人道,“与其说太皇太后昔年是掣肘于我,不如说是予我以考验,此何错之有?”
本年,实科进士占比达15%,传统士大夫也开始研习朝廷翻译的《几何原本》,翰林院更是设立“西学译馆”,开始翻译《远西奇器图说》。民间有人开始研究蒸汽机于竹蜻蜓是否能够结合……高务实闻之,笑了笑说,“可以研究,但别轻易自行‘登天’。”
经济上,朝廷开始在沿海各地推广荷兰风车,为各种机械提供动力。京华在江南地区开办的“织锦工坊”年产布帛三十余万匹,机工月俸提至五两白银,引发北方棉纺业震动和效仿,山东、河北新设工坊二十余处。
然而,江南本地商人乃至大地主都感到极其不满,一部分商人被迫升级设备,试图在正规渠道与京华竞争,一部分商人则开始串联,试图号召罢市抗争。大地主们则是因为佃户、长工纷纷跑路,进入城市成为雇工,导致人手紧张而不满,也开始与大商人们合谋鼓噪。
无论京华内务部,还是东厂、锦衣卫都连连向高务实示警,但奇怪的是,一贯决策果断的高元辅这次似乎反应迟钝,迟迟没有做出任何批复。
另一方面,西域丝绸之路复线贯通,商队从肃州至撒马尔罕快马仅需月余,运费降低40%,西域玉石、中原瓷器等主要物产年交易量达十万斤以上,商道沿线城市愈加繁荣。安西总督府提议中原商税已经可以在西域实施。高务实思索数日,下令先按照中原半税开征,后续视情况而定。
军事上,大明安西总督府、西庭总督府、俄罗斯特辖军与波斯联合出兵,四方在高加索地区击败奥斯曼东部主力。事后,高加索以北名义划归俄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