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节:将军府迎接故人
武天嗣昨天并没有去东宫听讲,倒不是因为他聪明不屑于去听陆则川讲课。而是他和武天授和武天明不同,现在的他已经开衙建府,大将军王府自有属官,真要是跟着去了反而惹人讨厌。
青瓷茶盏在紫檀木案上转了半圈,碧色茶汤晃出细浪。武天嗣盘腿坐在软垫上,八岁的少年脊背挺得比案头的青铜剑还直,黑眸里映着窗外的梧桐影,指尖却无意识摩挲着茶盏沿的冰裂纹——那是漠南平定后,苏勒部献上的战利品,杯底刻着“土谢图”的残文,如今只剩半道弯勾,像被斩断的狼尾。
抬眼看向面前那个给他惹了麻烦,也立过大功的男人,心里不免多了一层感慨。想当初从漠南省出发策应督帅讨伐安长河时,眼前的妙绝和尚,带领着苏勒部上万精锐骑兵跟着自己那情形仿佛就是昨天的事。
罢了,这次龙国在欧洲撤侨,他武天嗣能帮妙觉和尚带着的那几个人回来也就是他能力的上限了。真要是想要荣华富贵,恐怕他有心给,对方也都没命享用了。
“老师这次回来,倒赶上我这王府最冷清的时候。”他突然开口,声音还带着少年人的清脆,却裹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郁,“前儿去给父皇请安,看见陆则川在宫门外候着,想当初那个陆总在晨曦夫人手下,和那个王闯(王大明)可算是帝党与后党都喜欢的大红人啊,现今看他脊梁弯得像把老弓。我也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了。”
听到这句话的和尚光亮的脑袋和那副与武廿无并无区别的面孔,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如果一定要说两人的区别,可以说武廿无是一只大鹏展翅九万里的海东青,而妙觉和尚也是一汪潭水,纵使是石子掀起涟漪,也改变不了他那永恒寂静。
“大将军王不必如此消沉.... ”对面的妙觉和尚正用茶筅搅动抹茶,雪白的泡沫在青瓷碗里浮成细雪。“其实我通过炸薯条倒是品出了人生五味,倒不如和大将军王分享一下。”
武天嗣自然是知道妙觉和尚在布鲁塞尔这些日子。主要就是和一个布鲁塞尔当地的同学,一个罗刹国二流子,还有一个小姑娘开炸薯条摊子为生,只不过最近听说那个叫汉娜的小女孩不知所踪。
武天嗣揉了揉眉心后,笑道:“妙觉法师的话一直让我获益良多,不妨说来听听。”
他月白僧袍,领口松松垮垮敞着,露出的锁骨泛着玉质的白,桃花眼垂着时,睫毛在眼下投出浅影,若是忽略那枚锃亮的光头,倒像极了江南画舫里抚琴的世家子——唯有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