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文昌龄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有点老眼昏花,对这几份急报,他都在关心这地方官员在防卫措施方面有什么疏漏与不妥,却对于海盗声称的“元符太子”一事不怎么当回事。这也是因为这几年大宋朝堂对这个话题都有了“狼来了效应”了。
大宋内地的军备早就荒弛多年,先前在处州有过猖狂多年的栝苍山匪、之后又有过越州的盐民生乱,那两次若是没有秦刚站出来力挽狂澜,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可能就会提前好多年上演。可惜的是,地方官僚就如寒号鸟一般,一看最终好像并没有什么事,便继续关起门来,继续吃空饷、继续歧视武将、继续荒废军备。
想见着军情越来越北上,许多杭州的官员开始紧张明州、越州以及自己的杭州,谁还会关心要不要去救援的事。
幸好后来的信息是,海盗虽然攻破了这两座县城,一样都是只抢劫了官库、掳掠了人口,便驾船回去,并没有据城而占,好歹给朝廷保留了脸面,只是两地的知县都在城破之时自尽殉职,使得宇文昌龄还得为他们上奏请求敕免之罪。
平静了十天不到,转眼温州南部,瑞安以南的平阳县再传急报,平阳县城倒时不靠海也不靠江,不过这次的海盗实在胆大,居然是直接上岸包围了县城。
总以为海盗就是抢完了就走,却没想到他们还会杀回马枪,杭州官府还是乱作一团。
赵驷回到流求正式就任靖难大都督后,表示在明州那里的水师目前还不宜过早举旗,对于两浙路进试探攻击还是从流求组建。两浙籍的雷雨,自九州大宰港总督调回后,逐渐升任到神蛟军副都统,便被赵驷点名,担负这次的沿海骚扰作战的指挥官。
雷雨的确非常清楚两浙路的官军及地方军事力量,同时也是为了更加灵活机动,只带了一艘主力战舰,与三艘中型战舰,总兵力差不多五百人便就出征。靠近海岸线后,主力战舰坐镇江河入海口负责殿后指挥,然后三艘较小些的中型战舰便就从河口直接杀入。
因为要深入内河,所以为安全起见,凡是在河流沿途两边的村镇是必须要清空的。好在这些地方的百姓,见到此时前来作战的流求两浙籍兵,听到的是一口乡音,不费多少功夫就深信了这些可以带他们迁去“不会乱收赋税”的流求岛的建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是瑞安县、再是黄岩县,这两座县城的共同特点就是,正好有一面城墙临江。所以,虽然它们紧闭起城门,又组织了上城防守的兵力。但是,怎么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