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法与韩世忠两人就快要将那壶醇酒喝完之时,突然外面有人敲门进来,却是刘法家里派来的,告诉他有一位私塾夫子上门,愿意收他儿子入学,正被他内人留了下来,并要他赶紧回去好好感谢感谢。
刘法一听却是大喜,连说好好,说马上就去,这才转头对韩五、应该是对韩世忠说道:“不怕你见笑,我那儿子自小顽劣不堪,这延安城的私塾,前后有过三家都叫他退了学,今天却不知道是哪一家夫子竟有这样的胆子与勇气能接纳他,你不妨同我一起回去看看!”
刘法的这个儿子是在鄜延大战的那年当头出生的,当时小梁太后带了五十万大军,把延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刘法亲自带兵日日夜夜地守在城头。也就是在西夏兵中间曾经有好几次攻上了城头,再被他带着手下人拼死再赶下去的时候,他的妻子在家里给他生了这个儿子。
这个儿子来的时候太特殊,回到家里的刘法非常地高兴。之后又专门请了文臣同事,给儿子起了一个名字叫刘正彦,寓意正直、杰出、吉祥与成功之意。
刘法是个武人,但是也和当时的绝大多数武将一样,深知大宋重文轻武的现实,但凡能够有条件,总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继续还走武将这一条路。最好能够认真读书,最终考取功名、走上文官这条光明大道才是好。
刘正彦在七岁的时候,就被刘法送去了当地私塾进行开蒙读书。但是这孩子从小却是天性调皮捣蛋,又因自己父亲在当地的地位,总是被周围的孩子怂恿着带头逃课,并在外面行各种所谓的“行侠仗义”之事,凡是带过他的夫子大多都是头疼不已。所以先后已经被多家的私塾退回去直说教不了。此后,更是没有其他私塾还敢接纳他。
这边刘法一直忙着在外边练兵打仗,他的妻子却在家里为孩子的事愁白了头。而今天,却突然有位新的私塾夫子主动上门,愿意接收她的儿子,所以在惊喜之下,她无论如何也要把对方留下来,再让人叫刘法回去感谢。
刘法住的地方离都总管府不远,就隔了两条街。他与韩世忠回来的时候,正好见着了这个主动上门来的私塾夫子,二十几岁的模样,见了刘法,便上前行礼:
“见过刘太尉,学生罗庞,义父乃是太尉的旧人,今日才得上门,却是有些晚了点。”
“义父?”刘法上下打量了对方,突然一挑眉毛,问道,“阁下是西北童子营出来的?”
“刘太尉猜得好准。在下自幼父母双亡,本来也没有名字,一直被人唤作罗胖,所幸得到义父的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