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武知道高俅是个重情重义,善待故人的性格。高俅最早在苏轼门下任过小吏,所以就算是蔡京坚持打击迫害所有的蜀党,但只要是苏门后人,包括秦观之子秦湛,都能得到他的善待与极尽可能的帮助。包括在赵佶让他们商议对秦刚的处理态度时,蔡京、童贯都建议直接定为谋逆大罪并公开惩之。但高俅却指出此事关系到元符太子,一力说服赵佶采取了隐匿不表的态度。尽管不少人向皇帝埋怨高俅过于看重个人私情,但是赵佶却反倒是十分欣赏高俅的这一秉性。
所以刘仲武派出迎接的带队人是河州兵马副都监李二铁,正是秦刚当年从保安到环州的亲卫队队长,之间也曾多次护卫秦刚往返京城,算得上是高俅的一个旧识熟人。
当年秦刚离开陕西后,大部分绿曲兵都随赵驷留在了这里。无论是种建中开始专心打造的种家军,还是后来折可适来到环庆路改造训练的新折家军,包括后来王厚自己手下的王家军,都不约而同地看到了这些绿曲兵的巨大价值,纷纷许以特别饷银、优厚官职,竟相聘用。其实这也正是秦刚将他们留下的真实意图。
绿曲兵中的十几个队长,包括后来童子营里的军事课学生,如今在陕西各路,都已经成了各军伍中的骨干。他们所缺的,只是像刘法、苗履、刘仲武等人的做官资序,但却是真正改变了如今西军的主要作战战术与精神面貌。
李二铁是赵驷的心腹,更是绿曲兵的老人。赵驷受伤回京,再去筹备水师之后,他便基本上成为了绿曲兵在西北的主要核心。
李二铁明白自己的核心责任是什么,所以他一直保持着低调的个性,既没有与风头正健的王厚走得太近,也没有过度依附这里任何一个边帅。因为一直要照顾那些过于年轻的童子营武学学生,所以他自己的晋升之路并不是很快。直到去年,才升到正八品的大使臣序列中内殿承制,被派到河州这里担任兵马副都监,做了刘仲武的副手。
不过,老绿曲兵讲究的却是出身,即使有人做到了更高的诸司副使,可只要见到了神居水寨出来的李二铁,还得恭恭敬敬地叫一声“二铁哥”!
果然,见到李二铁的高俅非常兴奋。之前见过的童贯毕竟算是上官,后面见到的地方将官,都如高永年一样对他多有巴结。唯有这时,才算是见到了正儿八经的旧识,说起话来,也是多了几分的精神气。
接到了高管军,李二铁同样每隔十里放回一匹快马,去河州向刘仲武报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