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熙州衙门灯火通明,为高管军的接风宴办得是热闹非凡。
此地的酒宴虽然比不上京城里的豪华精致,但是却胜在山珍野味不少,还有此处早已流行的西凤佳醇,大家交杯换盏,气氛热烈异常。
在酒宴之前,高俅已经宣读过了大家早已知晓内容的圣旨,并纷纷高颂天子的英明决策,然后又相继转化为在酒宴上轮番互敬。
实际上,熙河兰会路的将官们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早就在私底下猜测着新来的高管军与童大帅之间会是什么关系?在向来派别林立的西军体系里,能否站对位置,也是相当重要的能力!而一旦站错,往往会比哪里都不站要糟糕百倍。
只是今天的接风宴上却看不出什么苗头,童大帅与高管军,一直都在强调当年京城里亲密无间的关系,不断地惺惺相惜,看不出一丝的不对劲。
高俅虽然长得高瘦高瘦,尤其在一帮膀阔腰圆的西北军将中间,显得非常地单薄,但是他的酒量却是很令众人开眼。今天他又是主角,先是主桌上童贯、王厚等人的相互敬酒,然后便就是各位属官、底下将领的轮番相敬。高俅却都是来者不拒,一饮而尽。直到有些陪酒的军汉都已经喝得耳红目赤了,高俅依旧还是面色如常,王厚也开始不由地夸赞高管军海量,殊不知他却是在京城里多少坛的一品天醇酒练过的。
酒过四五巡,高俅起身要去解手,王厚环视周围,发现众人喝醉的甚多,一时没有看到可用之人,正在犹豫,突然角落里站出一人,操着略有点生硬的汉话道:“帅守,就由卑职伺候高管军吧!”
王厚定睛一看,这是个蕃将,名叫高永年,现正任知岷州、兼兵马都监,这次也是因为青唐叛乱事发,紧急召至熙州听用,今天组织为高俅接风,也就都一并叫来。王厚见他似乎没有喝多,便点头让他带路。
高俅解完手出来,这才仔细看了看低头守在一旁的高永年道:“刚才听王帅守说,你也姓高,与某是本家?”
高永年听得高俅善意甚重,立即激动地回道:“回禀管军,小人本是河东麟州党项人,父亲受天朝感化归附,蒙恩赐得高姓,不敢乱攀本家。”
“哎!无妨,一笔写不出两个高字。都说上阵父子兵,你我若是同上战场,那定是同心同德、患难与共的高家子弟。”这高俅原本就是待人平和,极善笼络人心,此时借着酒劲多说了几句体贴的话,竟然感动得高永年直接跪在地上叩首道:“小人现在岷州,地处偏远,久无战事,此次来熙州就是想请命为国效命。如蒙管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