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分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
自元符元年八月,朝廷正式收复了青唐地区,新设了鄯、湟,廓三州,之后便不断西拓并设立了陇右沿边巡检司,先由王厚任巡检使兼知鄯州,这便相当于在熙河路之西又增一路。
之后哲宗看到送入京城的青唐末主陇拶非常顺服听话,便先为他赐了赵姓起名赵怀德,再仿照唐时蕃民政策,封武威郡公,放他回去再做青唐人的名义领袖,充西蕃都护,实际上也就是个傀儡,青唐三州仍然实控在陇右沿边巡检司的手中。
崇宁二年,已经坐稳皇位的赵佶还是很想继承一下他的父兄两位皇帝的西北拓边的壮举,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西北战略部署调整:
鄯州更名为西宁州,陇右沿边巡检司改为陇右都护府,由西北悍将王舜臣任陇右都护府都护,兼知西宁州。
原先的熙河路因为新增了兰州与会州,改称熙河兰会路,由王厚任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
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兼知泾州,折可适;
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兼知环州,种师道【注:即种建中,为避讳建中靖国年号而改名】;
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安府,陶节夫;
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太原府,范镗;
此时西北六路的经略安抚使中,四人为武将,鄜延陶节夫是章楶门生,虽为文臣但也多谋善战,唯有河东路也是因为多年未有战事,才由完全的文官出任。
现在,河东以外的西北新五路,正以一种全新的战略姿态,紧紧地压向西夏,并形成了多年以来难得的完全压倒式的优势:
陇右都护府严厉地隔断了青唐人与西夏人之间的勾连,在这最西的战线上,西夏数十年来毫无威胁之感的甘肃军司开始频频调军,承受着王舜臣不断施向的压力;
熙河兰会路对面的西夏卓啰和南军司与西寿保泰军司几乎丢了一半以上的地方;
泾原路也已经吞并了西夏静塞军司的韦州;
环庆路控制了西夏嘉宁军司的盐州;
鄜延路更是拿下了西夏嘉宁军司洪州与宥州,祥佑军司的石州等地,几乎控制了横山地区。
此时的陕西军民,实际上都在渴望能够再来一次五路攻夏大战略,从而一举攻入兴灵,彻底解决掉西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