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隋唐开始中央朝廷领悟出来控制地方的一个秘诀。新收复的地方,开始都是任命当地人,这样的地方官员熟悉地方,便于管理,但是绝对不能时间太长,土官一旦与豪强结合,就会成为割据势力。
所以,中央朝廷发现地方一旦稳定,就会毫不犹豫地改派流官去上任,转而向地方缙绅抛出科举的诱饵,让他们在科举考中后,只能改去其它地方上任做官。
朝廷任命的官员,随时会被调走换一个地方。所以他们必然只会对朝廷忠诚,而不会在乎自己在地方的声誉。朝廷之所以不允许官员在自己的家乡任职,表面上是从廉政方向要求的回避原则,实际上就是担心官员在家乡长期盘踞形成危险势力。
“忌惮又能如何?京东东路眼下的状况还不是朝廷敛财过重、缙绅们重压反弹出来的么?”秦刚笑笑道。
“属下只是以为,缙绅本地为官,必然动摇朝廷权力,眼下是让他们为难。但是,天下终究还是会拨乱反正的,只怕到时候,却是会令主公深受其害。”宗泽的想法原来会那么长远。
“哈哈!汝霖放心,流官科举制,治标不治本,并非解决地方割据的最好方法。今天朝廷担忧这点,却非吾所忧。而且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京东东路打造成大宋天下的一块经济特区,却是少不了这些缙绅的共同出力,自然是要为他们多争取一些权益的!”
“原来如此,宗泽明白了。”
……
很快,青州城里的众官僚,还在感慨于宗抚参当天单身匹“驴”、孤身勇赴乱民巢穴进行招安谈判的回忆中,却是非常意外地收到了他第一轮的初步谈判意向:
齐淄保乡会答应接受招安的条件是:撤换齐州、淄州以及下辖相关州县的主官;严惩对他们进行劫掠攻击的官兵主将;免除齐淄两州今年的商税与赋税;最后便是保乡会的主要首领都希望得到朝廷相应的官职封赏等等。
黄裳匆匆地浏览了一遍,心中已经是惊喜万分,因为这一轮谈判的条件可以说是相当地成功:
开头两个要处罚相关官员将领的条件,那本来就是朝廷在这次解决之后必然要动手的,京东东路出了这么大的事,必须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自然是毫无问题。
最后对方提出的官职封赏,大致也在他有权决定的范围内,无非再具体明确一下而已。
唯一有点问题的就是中间“免除齐淄两州今年的商税与赋税”,这是明显不太可能的。不过,毕竟是谈判,对方漫天要价,这不还有自己的就地还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