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心怀“侠义”,喜恶流于表面的游侠小子了。本就与何彧年龄相仿的徐庶, 在听到戏忠的问话后,只是平静的点了点头,然后回道:“不错!没有丢了先生的脸面!”
戏忠看着徐庶回了这么一句话就再次闭上了嘴,顿时嘴角抽了抽。大将军门下这些弟子还真就没一个简单的!这徐庶当年可是把他们这几个大将军的属掾、议郎等,搞的很是狼狈的,也就张合、马超等几人是向往战阵厮杀,对他们才没有这么多叨扰。结果谁知道何彧又收了诸葛亮为弟子,不仅让他们几位属掾、议郎更加狼狈,就连何彧的姐夫,当今朝廷的大司农荀彧,都快招架不住这位徐庶的师弟了。
想到这,戏忠也是郁闷,只是微微摇头,然后道:“嗯,是不错,比起你当年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嗯?”听到戏忠那带着幽怨的回答,徐庶有些诧异,随后略一思索便微微勾起嘴角,带笑意的回答道:“戏先生,这只能说明先生眼光独到,培养学生也厉害。不过也多亏当年戏先生的指导,不然庶如何能有今日之成就?既然戏先生都说孔明师弟比庶当年更‘出色’,那以后师弟的成就也必定会在庶之上的。”听到徐庶的话,其他在场的诸人皆是微微一愣,然后便“呵呵呵”的带着善意笑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楼上这些老家伙听着楼下传来的声音,相互之间倒是点评起楼下的诸多学子的大作来。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有让人略带惋惜的,还有几篇让人大皱眉头的。只是这些学子的文作,最后到了诸葛亮手中,都被诸葛亮点评得恰到好处。让楼上众人渐渐的发现这诸葛亮竟然相当厉害,甚至点评有些文作的观点和角度,是他们这些淫侵多年文道的老家伙都没想到的。
特别是那黄承彦,听着诸葛亮的点评,双目不断闪过惊艳和欣赏之色,心中则在盘算,要不要哪天亲自去恳求大将军,将自己的宝贝女儿黄月英与这诸葛亮定下亲事。如此才华横溢,又与女儿年岁相差不大的青年才俊,怎可放过?
而徐庶听着诸葛亮的点评,则是越发满意和欣喜,结果楼下文会还没开到一半,徐庶便微笑着感慨道:“孔明师弟之才胜庶十倍不止,将来继承先生衣钵,非师弟莫属,今日庶担心师弟镇不住场,因此前来,倒是显得有些多余了!”
说罢,徐庶便哈哈大笑着拉上戏忠、杜袭几位相熟的大将军属掾、议郎,向着四楼的雅间而去,并且嘴里还高兴的大声道:“先生得此佳徒,实乃幸事!今日庶定要大醉一场,以抒胸中喜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